科技资讯
  • 亚洲最大高空模拟试验台建成投用       记者10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获悉,当天,该院165所铜川试验中心亚洲最大高空模拟试验台考台圆满成功。   此举填补我国空间发动机试验能力的空白,标志着我国载人登月工程落月主减速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将有力保障和支撑载人月球探测工程顺利开展。   据悉,该试验台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投资建设,采用先进的蒸汽主动引射技术。新建的蒸汽喷射泵组为国内规模之最,能够在发动机千秒级全窗口工作过程中模拟百帕级别的高真空度条件。   设计团队调试验证了多学科复杂交汇流场仿真模型正确性,实现了试验核心装备完全自主可控并全部通过极限环境模拟考核。(李佳霖 记者付毅飞) 来源:科技日报
  • 锚定创新,壮大人形机器人产业       步伐稳健、定位精准、动作流畅,快速完成汽车流水线上的质检、搬运、分拣等任务……在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一家中国企业展示的“人形机器人工业场景解决方案”,引人关注。   以汽车质检为例,一些人形机器人可在60—80秒内完成,契合了当前最先进汽车工厂“每分钟生产一辆车”的生产节奏。除了“进厂打工”的工业版人形机器人,具备奔跑、爬楼、泡咖啡、踢足球、开展外科手术等“绝活”的服务型人形机器人也在不断推陈出新、迭代升级。   工具变革能促进效率显著提升,机器人是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装备。在辽宁一家企业的装配调试车间考察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听说该企业生产的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汽车生产领域,指出“过去我们要解决的是能不能造汽车的问题,接着又解决了能不能造好车的问题,现在我们正在解决能不能生产造好车的装备问题。这就是创新驱动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生产工具,机器人已经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它可以不受场景、地域限制,自由出入各类场合,并拥有会思考的“大脑”。可以说,人形机器人集成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创新,并引发生产力的跃升。   然而,人体构造精密而复杂,打造一款人形机器人绝非易事,需要集合多学科领域的高精尖科技成果,包括人工智能、算法、芯片、软件、伺服电机等,目前产业短板还不少。锚定加强科技创新不动摇,推动关键技术加速演进、应用场景加快完善,解决好设计能力薄弱、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不足等问题,才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提升设计能力,需要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努力在关键技术上取得新突破。广东深圳的一家机器人企业联合各方力量持续开展技术攻关,不仅将伺服驱动器零部件的国产化率从四成提升至九成以上,还为机器人设计出了仿人五指灵巧手和二指夹爪等不同的“手”。作为最活跃的创新力量,企业应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做好统筹协调,与国内外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通过联合研究项目、联合实验室等方式,推动人形机器人设计能力不断提升。   研发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人形机器人产业实现更大发展,必须做好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的大文章,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以机器人“灵巧手”的产业化为例,既离不开高精度传感器、材料技术和驱动器的上游支持,也需要复杂系统集成和算法开发的中游协调,还需要应用场景适配和市场推广的下游配合。让产学研、上下游、各环节相互助力、协同发展,形成从研发、制造到应用的完整闭环,是提升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质效的关键所在。   目前,《“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2024版)》等皆已落地实施。畅通连接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的快车道,依托零部件优势推进整机开发,依托应用场景丰富优势锤炼核心技术,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发展的前景一片大好。抢滩人形机器人的黄金赛道,我们必能在未来竞争中赢得更多优势。(王云娜) 来源:人民日报
  • 生物制造将进入发展黄金期       工业尾气“变”身鱼饲料,地沟油“变”为飞机燃料,秸秆“变”成了薄膜……让这一切看似不可能成为可能的就是生物制造。生物制造是一种全新的生产技术,融合了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等多种技术,具有清洁、高效、可再生等特点,有可能在能源、农业、化工和医药等领域改变世界工业格局。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赛迪研究院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先进生物制造产业规模已达上万亿元,生物制药、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生物化工、新型食品制造等重点领域发展步伐加快,发展潜力和空间很大。   制造领域新模式   生物制造是将生物体的功能与工业生产相结合的创新模式,核心在于利用生物催化剂进行物质转化和加工。不同于传统的化学合成或机械加工,生物制造是充分利用生物体的代谢能力和自我组织能力,实现高效、精准、绿色的生产过程。作为一种新型制造范式,生物制造不仅为解决资源、能源、环境等全球性挑战提供了新思路,也为人类健康、材料创新等领域带来了革命性机遇。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工新智库负责人郭鑫认为,生物制造是制造领域一次新的突破。落实到产业来说,生物制造是一种制造模式,其本质在于用生物制造的方法生产产品。生物制造产业链涵盖从原料供应到终端应用的全过程。上游环节主要包括可再生生物质和一些化学原料;中游环节是生物制造的核心,主要包括发酵工程、分离纯化技术等;下游环节主要包括产品加工和市场应用,可分为生物医药、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生物基化学品等多个方向。   生物制药是中国生物制造产业规模最大的细分领域,产业规模占总规模的一半以上。即使受到疫情后相关产品销售减少、医药出口下降等因素影响,生物制药仍然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体现出其在生物制造产业中的持续领跑地位。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生物制药市场规模已超过40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的快速增长和创新药物的不断出现是主要驱动力。   生物材料正在推动材料产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转型,虽然目前规模较小,但增速较快,被视为未来生物制造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生物能源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选择,生物制造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目前,由于受到技术成熟度、商业化应用等因素影响,生物能源的整体规模相对较小,但增速较快,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主任陈国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生物合成技术中,丙氨酸技术以及基因编辑、底盘细胞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技术进步。微生物基因工程或合成生物学的生物制造,可能会推动我国制造业实现飞跃式发展,并成为未来的长板。   “生物制造颠覆了化工产品生产的范式,对传统发酵工业带来了直接、巨大、高质量的提升。”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恒华介绍,随着更多生物合成新技术、新产品出现并完整打通端到端之间的距离后,将给化工产品生产范式及整个化工产业带来颠覆性影响,相关各行各业也将随之改变。   各地竞相布局   赛迪研究院消费品工业研究所食品与生物制造产业研究室副主任王旭认为,我国生物制造将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生物制造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工程技术、材料科学及细分行业先进技术深度融合,有助于拉动制造业研发、资本等投入,缩短新品研发周期,优化生产制造方式和企业效益。此外,生物制造规模持续扩大,将有力带动装备、检测、生物环保等服务型制造、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   各地正纷纷加快布局生物制造产业新赛道,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建设产业创新中心,打造高端生物制造产业集群。“十四五”时期以来,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河南、山东、新疆等20余个省(区、市)出台了相关政策;北京、深圳、常州、无锡等地均设立了生物制造相关专项基金。   《常州市关于支持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到2027年,将常州打造成为长三角一流的合成生物产业创新高地,全市合成生物产业产值超1000亿元;《合肥市推进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提出,力争到2026年,建设3个以上国内领先的专业产业园区,生物制造产业集群产值规模突破300亿元。   近日在安徽合肥市举行的2024中国生物制造大会上,现场开展了产业对接和签约活动,签约项目和基金总规模达百亿元级。陈国强认为,发展生物制造最关键的几个要素是低成本的水、电、气,偏远地方比如内蒙古、新疆等地的水、电、气比较便宜,因而在制造成本上有比较优势。其他地区可以根据地方优势产业需求选择生物制造的研究方向,发挥地方的人才优势,发展附加值较高的应用场景。比如合肥的汽车制造产业、面板产业发展较好,可以根据这些产业配套调节生物制造的研究方向。   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当前,我国生物制造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4%,仍有较大的市场提升空间。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还面临一些瓶颈,包括规模化生产工程挑战,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产品质量和一致性控制难提升,原料供应可持续性不足,跨学科人才短缺等。   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子微生物学家赵国屏表示,要从“赋能基础研究”和“赋能生物工程”两个层面“做好当下”。建立健全从基础研发、成果转化到应用落地的支持体系,做好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管理,加强科学监管,为生物制造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向华认为,研究所现在做的是“0到1”的工作,即核心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突破;也做“1到10”的工作,与企业一起把技术产业化,让这些高附加值、高质量、安全健康的产品服务老百姓的美好生活。目前产业生态还在建设过程中,希望产、学、研、用、金一起发力,把这个领域做大做强。   “促进科研成果向产业成果转化是实现规模化发展的关键,高校和科研机构要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技术许可、联合研发、创业孵化等多种方式,加速科研成果的商业化进程。”陈国强说。   郭鑫建议,当前需要完善顶层设计,制定国家级生物制造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制定和完善生物制造相关标准,提升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鼓励生物制造技术在医药、农业、材料、能源等领域的应用,拓展市场空间。   在2024中国生物制造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联合行业内首批80余家企事业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生物制造产业方阵”,将联动生物制造领域多方力量,促进生物制造领域供需对接、资金融通、应用落地,聚力推动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记者 黄 鑫) 来源:经济日报
  • 科技创新需要创新文化的滋养       文化是科学技术进步的母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声。科技发展和科技人才成长,离不开创新文化的滋养。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文化的培育,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倡导创新文化”,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培育创新文化”。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坚持培育创新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基因,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使崇尚科学、追求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充分表明,把我国建设成为科技强国,坚持培育创新文化是一项基础性工作。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所谓创新,就是创造新的观念或事物,道前人所未道,发前人所未发。一个社会的文化氛围是不是鼓励探索、倡导创新,极大影响着科技创新,也影响着社会发展进程。工业化的历程告诉我们,越是创新氛围浓厚的地方,就越容易形成产业革命的广阔舞台,越容易形成创新集群以及各类资源汇聚的中心。可以说,科技创新活跃的国家和地区,都伴随着创新文化的蓬勃发展。   创新的过程总是伴随“革故”,新与旧交织其间。创新越是向前推进,触及的矛盾往往越深,碰到的阻力也越大。从现实来看,许多影响创新发展的无形力量,更多来自于观念。培育创新文化,就要从观念突围、观念更新入手。创新是一种求异思维和实践,不能墨守成规、因循守旧,而要敢于怀疑、勇于批判。孟子讲“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意在破除对本本、经验的迷信。哥白尼的日心说挑战地心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牛顿经典力学的超越,这些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发现都是通过怀疑、批判得来的。培育创新文化,应保持一个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文化氛围,不以权威压制人,不以名望排挤人,不以资历轻视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让全社会的创新意识竞相迸发、创造活力充分涌流。   科技创新是一种探索性、创造性实践,可能需要经历无数次失败和漫长等待才能获得成功。这是科学探索的规律,也是创新活动的规律。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薛其坤院士看来,一个科学迷宫可能有99条不通的路,要找到那一条通路,就要把不通的路也探索到,探索出不通的路也是科学上的一种贡献,这样的失败实际上是一次成功。培育创新文化,要充分尊重规律,给予科技工作者足够的耐心和空间,鼓励自由探索,包容挫折和失败,这样才能推动其勇攀科技高峰,在科学研究中到达光辉的顶点。   培育创新文化,需要观念的支撑,也呼唤制度的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作出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以改革促创新促发展的鲜明导向和工作方法。要适应我国科技事业新的历史方位、发展要求,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制度藩篱,形成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环境。完善科普机制,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完善创新领域法律法规,规范创新行为,保障创新权益,推动科技向善,促进创新更好造福社会、推动发展。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中华民族因时而变、因势而新,既重视在赓续中积淀,又善于在传承中发展。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这些重要认识、重要要求激励着人们不断创新创造。今天,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征途上,我们更要大力培育创新文化,使崇尚科学、追求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周 丹) 来源:人民日报
  • 医疗科普短视频不能“变味儿”       一段时间以来,医疗科普短视频走红,越来越多医生通过镜头传播知识,帮助公众提升对身体健康的科学认识。这类视频往往提供简洁直观的健康信息,互动性、娱乐性强,符合现代人快速获取知识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短视频平台的推荐算法能够精准匹配用户健康需求,大大提升观看体验,提高公众健康素养,促进医患沟通。   医疗科普短视频的主要受众是对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有较高关注的群体,其内容既包括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信息、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也有专家对医学原理的讲解,还有互动问答等个性化的健康建议,以及保健食品、医疗器械等健康产品带货。有数据显示,我国单条医疗科普短视频最高收看次数超过了5.8亿次,市场规模正不断扩大。   然而,随着流量带来巨大商机,个别打着“健康科普”旗号的短视频出现传播虚假信息的情况,科学性和准确性存在问题,部分视频账号内容陷入庸俗化。有内容创作者为了商业利益,夸大健康产品功效,影响了科普内容的可信度。还有个别创作者为迅速获得关注,采用过度戏剧化的表现手法甚至虚假摆拍。医疗科普短视频市场良莠不齐,普通人很难辨别其真实性、专业性、科学性,可能产生误导、耽误病情等不良后果。   究其原因,既有市场竞争激烈的影响,也有算法驱动的引导,还有监管资源和手段的局限。一言以蔽之,这种以舍弃科学和专业为代价获取流量的做法,有违医学伦理,不利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对此,必须加强治理、“扶正祛邪”,多渠道推送权威医疗科普作品,同时坚决遏制虚假错误信息传播。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医疗科普短视频的法律责任和规范要求,对虚假信息和不当行为进行法律制裁。在此基础上,短视频平台可以对医疗类账号实行严格的认证制度,确保创作者具备相关的医学专业背景或资质。加强内容监管,包括优化平台的推荐算法,优先推荐经过认证的、高质量的医疗科普内容,而不是仅仅依据点击量和观看时间来推荐;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内容检测和验证,自动识别虚假信息或检测内容的科学性。此外,加大人工审核力度,定期检查和评估医疗科普视频的内容,及时发现和处理虚假或不准确的信息。   开展公众健康教育,加大普及力度,向百姓宣传科学健康信息和识别虚假信息的方法。引导好创作者,激励那些内容质量高的创作者,通过认证或增加推送等方式提升其积极性。畅通举报渠道,方便受众举报虚假或低质量的医疗科普内容。(胡颖廉) 来源:经济日报
  •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3和2024发布       新华网北京9月9日电(记者 凌纪伟)9月9日,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在2024浦江创新论坛上发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3和2024。报告显示,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金额总体呈上升趋势,高校院所与企业产学研合作逐步深化。   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主任聂飙表示,我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始终保持高昂的创新创业热情,不断攻坚克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屡创新高。   报告显示,科技成果转化总体活跃,转化金额和项数不断增长。高校院所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和技术开发、咨询、服务6种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总合同金额由2019年的1085.9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2054.4亿元,以6种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总合同项数由2019年的43.3万项增长到2023年的64.0万项。   截至2023年底,1038家高校院所成立了适合自身特点的技术转移机构,高校院所专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人员为17881名,高校院所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转移机构和转化服务平台数量达19574家。   从转化领域方向看,高校院所以转让、许可和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的科技成果集中在“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和“农、林、牧、渔业”领域,占3种转化方式2023年总合同金额的73.7%。从转化区域看,约60%的科技成果通过转让、许可和作价投资方式实现本地转化,为促进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科技部和财政部指导下,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联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自2018年起每年持续发布年度报告,对全国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方便政府部门和公众了解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总体进展,更好营造科技创新生态环境。 来源:新华网
  • 报告显示: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       新华社上海9月8日电(记者董雪、温竞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8日在2024浦江创新论坛上发布《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4》。报告显示,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多层次、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完善,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设。   报告从科技创新环境、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5个方面,选取12个二级指标和44个三级指标,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港澳台)综合科技创新水平进行评价,并对各地区科技创新发展态势进行分析研究。   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得分为78.43分,比2023年提高1.30分,科技活动投入和产出指数显著提高,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天津和浙江6省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领先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等创新高地引领作用持续提升,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成效进一步显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技术预测与统计分析研究所所长玄兆辉说。   玄兆辉介绍,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引领优势进一步强化。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0周年,十年来,京津冀协同创新驱动持续发力。北京企业对津冀两地企业投资4.9万次,投资总额2.3万亿元。   与此同时,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继续提速,长三角的发明专利拥有量、新产品销售收入、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等13项指标占全国比重均超过30%。广东以珠三角为主阵地,科技活动投入指数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保持在全国首位。   2024浦江创新论坛由科技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主办,会期为9月7日至10日,论坛主题为“共享创新 共塑未来:构建科技创新开放环境”。 来源:新华网
  • AI技术融入高校 机遇与挑战并存       北京大学招生宣传片全程运用AI技术,带给人们不一样的视觉体验;上海交通大学精心打造“新生AI体验地图”,让新生以“AI(人工智能)+HI(人类智慧)”视角全方位了解校园,把握AI前沿信息的脉搏;北京所有市属公办高校将全部开设AI通识课……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迭代升级,学校教育中的AI足迹也越来越多,相关的社会讨论也越发热烈。   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在近日举行的2024中国自动化与人工智能教育大会上,有专家指出,培养学生轻松使用和驾驭人工智能的创造力是应对智能时代必须有的教育观。这一观点得到普遍认同。对于“育人重镇”高校来说,如何通过安全、可靠的方式,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破解教学难题、革新教学样态、优化育人效果、提高教育质量,是必须直面的问题。   客观来说,AI技术不仅能在时间与空间方面提供新的场域,而且能在师生交互方面赋能生成一种新的教学范式。从现实看,传统的教学方式侧重于教师单向度传输知识,网络信息化迅速发展并得到普及后,逐步形成了“师生+网络”的模式,教学场景的丰富性、师生互动的灵活性均有所提升。如今,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特别是语言类大模型横空出世后,教学形态正在向“TSAI”(教师、学生、人工智能)三元模态迈进。教师和学生与知识、教师与学生、教师和学生与人工智能的互动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AI技术不再是简单的辅助,众多AI平台已经深度参与到学生的学习和认知全过程中。   因此,面对科技发展带来的新形势新变化,广大教师需要主动应变、快速求变,找准AI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与定位,更重要的是,找准自身饰演的多元角色,从而实现双向赋能。今天,教师要从教学者向“共学者”转变。新一代大学生对新技术新信息接受速度快,探索心和求知欲都很强,教师要有意识地建立共学关系,利用AI技术的优势,积极探寻教学活动的深层次规律,思考并催生新的教学方式。   塑造学生自主学习的创新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AI技术的出现,为大学生塑造自主学习能力带来了新机遇,比如丰富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动力、深化创新思考、提升学习兴趣、增强认知能力等。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便利往往容易引起学生对AI技术的依赖,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兴趣和对问题的主动思考能力有可能随之减弱。因此,提高学生的“AI素养”至关重要。应通过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加强AI技术实操培训等办法,提升学生数字技术使用能力与水平,提高学生科技素养,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利用相关技术工具,借力促进自身全面成长。希望学生能在AI技术的加持下,为自主学习创造比较灵活的时间与自定义模式,让学习更具时间弹性,更具空间个性,更有针对性,进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AI技术融入高校教育教学,是机遇更是挑战。无论高校、教师还是学生都有必要密切关注教育数字化发展趋势,深刻剖析人工智能作用下教育教学的演进规律、实践图景及呈现路径,充分利用并发挥AI技术对高校育人育才的积极作用,以价值引导、自我塑造、综合评价为途径,用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方式育人育才,助力高校教学数字化、智慧化变革。   (作者:伊宸廷,系黑龙江大学文学院讲师) 来源:光明日报
  • 科学家成功展示核钟所有关键技术       近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封面故事带来一项新突破:由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和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联合成立的实验天体物理联合研究所(JILA)领导的国际团队,成功展示了核钟的关键技术。   这支顶尖科研团队运用专门设计的紫外线激光,对嵌入固体晶体的钍原子核中能量跃迁的频率进行了精确测量,同时借助光学频率梳(类似极其精确的光尺),计算出产生该能量跃迁的紫外线波周期数。此次实验涵盖了核钟的所有关键技术,为核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核钟的出现有望带来诸多重大变革。这是因为,原子钟是通过调整激光频率使电子在能级之间跳跃来测量时间,而核钟则只利用原子中心微小区域——原子核内的能量跳跃。原子核受外界干扰的影响远小于原子钟中的电子,引起原子核能量跃迁所需的激光频率也比原子钟高得多,这意味着每秒有更多的波周期,与每秒更多的“滴答”次数直接相关,从而能够实现更精确的计时。   然而,大多数原子核需要相干X射线(高频光)撞击才能实现能量跃迁,远超现有技术所能产生的能量。为此,科学家将目光聚焦在钍-229上。这种原子的原子核能量跃迁比任何其他已知原子都小,只需紫外光(能量低于X射线)激发即可。   新研究中,JILA团队利用钍-229核跃迁,产生了时钟的“滴答声”。激光在原子核的各个量子态之间产生精确的能量跳跃,频率梳可直接测量这些“滴答声”。此次工作精度比以前基于波长的测量高出一百万倍。团队还建立了核跃迁和原子钟之间的首个直接频率链接。这一直接频率链接和精度的提高,无疑是开发核钟并与现有计时系统集成的关键一步。   核钟比原子钟更加精确。对普通民众来说,这意味着更准确的导航系统、更快的互联网速度、更可靠的网络连接以及更安全的数字通信。不仅如此,核钟在改进宇宙基本理论方面也具有巨大潜力,可帮助探测暗物质、验证自然常数是否恒定等,甚至无需大型粒子加速器设施即可验证粒子物理学理论。此次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尽管它目前还不是一台可正常运转的核钟,但无疑这是朝着制造便携且高度稳定的核钟迈出的最关键一步。(记者张梦然) 来源:科技日报
  • 多项指标增势良好 装备制造业释放“向新力”       今年以来,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投资、利润均实现稳定增长,“压舱石”作用继续凸显。近日,记者跟随工信部“新型工业化媒体调研行”深入安徽省多家装备制造业企业看到,一线企业正积极探索,推进基础和关键领域创新突破,加快高端化、智能化步伐。   最新发布的多项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装备制造业发展态势良好,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重要力量。看增加值,7月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高出规上工业制造业增加值2.2个百分点,对全部规上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达47.9%。看投资规模,1至7月份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0.7%,增速比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高7.1个百分点。看企业利润,1至7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1%,为规上工业利润恢复提供重要支撑。   “装备制造业保持稳定增长主要源于需求端与供给端的双重保障。”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产业政策研究所所长王昊对记者表示,从需求端来看,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显著拉动装备制造业内需增长。从供给端来看,我国拥有全球最完备的工业体系、超大规模的市场需求等诸多优势,有力支撑了装备制造业生产供给的稳健增长。   不少装备制造企业正积极探索,推进基础和关键领域创新突破,在细分领域补链强链,推动行业提质扩量增效。   将掺杂着稻谷、石子等各类杂质的大米原粮放入智能色选机后,在全光谱高速高清成像镜头和每秒高达1200次剔除频率的磁悬浮喷阀的“筛选”下,出口处一侧“哗哗”地流出了颗粒饱满、色泽均匀的大米,另一侧则是不良品和杂质……在合肥市美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一次精确的粮食分选过程仅耗时几秒钟,一台设备单日处理量可达30吨至40吨。   今年以来,从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首台样机总装下线,到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首飞成功,再到全球首台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实现并网发电……装备制造业不断取得新突破,加快向高端发展。   以安徽省为例,安徽省工信厅副厅长罗文杉介绍,安徽省大力实施产业基础能力提升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编制《安徽省产业基础再造发展目录(2024年)》,实施产业基础能力提升项目60项,征集2024年“揭榜挂帅”攻关指导目录项目470项,形成全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科技创新攻坚计划项目。   “‘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和项目陆续实施,一批装备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深入开展,新技术新产业潜力加快释放,为装备制造业发展延续新动能。同时,央地统筹支持新能源汽车、工业母机、高端仪器等加快发展,持续优化行业发展环境,推动装备业高质量发展。”王昊说。   不仅含“新”量提升,产业含“智”量也在进一步增加。   在位于安徽芜湖的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焊装车间里,600多台型号不同的机器臂挥动着,摇头、转身、焊接,火花溅起,这里已经实现了焊接工序的100%自动化。“一辆车有5000多个焊点,通过AI的视觉引导,实现了焊接精度的精准控制,保障了产品的一致性。”奇瑞智造一工厂厂长王玉辉介绍。   今年1至8月份,奇瑞集团累计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1.9%。王玉辉说,得益于智能化布局,工厂可以实现燃油车、新能源电车及混动车等多种车型混线生产,实现“千车千样”、快速交付。   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变革持续释放行业发展活力。来自工信部的数据显示,95%的装备制造业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运用数字化设计仿真、虚拟验证等方式,显著加快大飞机、新能源汽车、高速动车组等高端装备的研发、生产、验证和交付,产品研发周期缩短20%到90%,研发成本降低15%到30%。   “装备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发展,一方面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张,引领技术创新,为装备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王昊说,未来需持续优化产能结构,强化高端供给。加大创新力度,聚焦前沿需求,布局未来产业,构筑稳固安全的产业链与供应链体系,推动装备制造业的全面自主创新。(记者 郭倩)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