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风采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刘中民 刘中民(右二)在与团队成员讨论研究项目。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供图   人物小传   刘中民,1964年生,河南周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煤化工、石油化工领域应用催化研究与技术开发。根据我国能源禀赋特点,刘中民带领团队开发了甲醇制烯烃(DMTO)技术,合作完成了工业性试验和工业化。他曾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和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前段时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所长刘中民一直往返于北京和大连两地。虽然很辛苦,但刘中民觉得很值得。“‘变革性洁净能源关键技术与示范’科技专项刚刚结项,这个为期5年的项目已累计突破63项包括新一代甲醇制烯烃等的关键技术,建成工业示范项目55项,带动投资1800多亿元。”刘中民说。   作为这个科技专项的负责人,从上世纪80年代进入煤经甲醇制烯烃研究领域以来,刘中民一直从事催化剂和新催化工艺过程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取得多项世界级创新成果并实现产业化,在推动煤炭清洁化利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研究“以煤代油”技术,完善煤经甲醇制烯烃工艺   烯烃,是重要的基础工业化学品之一,以往主要是从石油中提炼。   “上世纪70年代,不少国家启动了煤经甲醇制烯烃技术的科技攻关计划。”刘中民介绍,1983年,他从郑州大学化学系毕业后来到大连化物所攻读硕士学位,并接触到相关研究课题,“我国的资源禀赋是富煤、贫油,因此,开展‘以煤代油’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990年博士毕业后,刘中民正式加入大连化物所煤经甲醇制烯烃课题研究团队,并于次年担任课题组副组长,“当时,曾有人建议我出国发展,也有一些外国机构邀请,但我还是选择留下来。”   为何留下?“煤制烯烃研究的接力棒传到手上,我必须接好这一棒。”刘中民说,“如果能早日研究出‘以煤代油’技术,将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煤制烯烃分为两步,先是以煤为原料合成甲醇,再通过甲醇制取烯烃。“当时,煤合成甲醇已经有了成熟的工业技术,但甲醇制烯烃则是在世界范围内极具挑战性的研究方向。”刘中民回忆。   刘中民当时的主攻方向是二甲醚制取烯烃。“二甲醚是甲醇的脱水产物,二者转化为烯烃的原理和催化过程是基本相同的。”刘中民说。   催化剂技术是首先要解决的难题。当时有ZSM—5分子筛催化剂和SAPO—34分子筛催化剂两条技术路线,前者已有工业应用的例子,风险相对较小,而对于SAPO—34分子筛催化剂的工业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刘中民经过认真分析后,决定“两条腿走路”。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和团队发现,实际上SAPO—34分子筛催化剂的工业应用前景更好。   失败,研究;再次失败,继续研究……1995年,刘中民带领团队完成了“合成气经由二甲醚制取烯烃工艺”技术年产60吨烯烃的中试试验。这一成果最终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以及由原国家计委、国家科委与财政部联合颁发的“八五”重大科技成果奖。   “就在这时,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和石油制烯烃相比,煤制烯烃成本太高,企业不愿投资,也没有其他经费来源,如何继续开展研究成了难题。”刘中民说,困难面前,唯有坚持。   1998年,刘中民从中国科学院争取到一笔科研经费,他和团队得以继续开展研究。他们摸清了甲醇制烯烃过程的反应机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工艺生产技术。   完成万吨级工业性试验,不断推动技术优化升级   化工行业的一个新工艺过程,通常要经过多轮试验和完善,从实验室到中试再到工业示范生产,最后才能产业化。   “那些年,我们在做技术研发的同时,还要四处寻找资金支持。”刘中民回忆,“如何让企业了解我们的技术前景和潜在优势,说服他们支持建设万吨级工业性试验装置,挑战很大。”   2004年,国际油价开始回升,甲醇制烯烃技术的应用迎来新机遇。就在这一年,利用大连化物所开发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甲醇制烯烃技术,陕西省在渭南市华县(今华州区)建起万吨级工业性试验装置。   “对于我们来说,这么大规模的试验从来没有过。如果试验成功,就意味着我们具备了编制百万吨级装置成套工艺包的能力。”刘中民说。   700多个日日夜夜,团队十几个人坚守在试验现场,每天在几十米高的装置上爬上爬下,忙于试验。终于,2006年8月,试验获得成功:相关技术指标先进,日转化甲醇75吨。   随后,刘中民团队和神华集团达成合作,签订60万吨/年甲醇制低碳烯烃技术许可合同。2010年8月,神华集团包头甲醇制烯烃技术工业装置投料试车一次成功,我国实现了这一领域关键技术及工业应用“零”的突破。   “截至目前,甲醇制烯烃系列技术已经签订了32套装置的技术实施许可合同,烯烃产能达2160万吨/年;已投产的17套工业装置,烯烃产能超过1000万吨/年,新增产值每年约1000亿元。”刘中民自豪地列出这些数字。   如今,在刘中民团队的不断探索优化下,甲醇制烯烃技术已经发展到第三代。“第三代技术的单套装置甲醇处理能力大幅增加,单位烯烃成本下降10%左右,能耗下降明显,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刘中民介绍。   科研攻关不停步,研发煤基乙醇新技术   攻克了甲醇制烯烃技术的一道道难题,似乎可以“松一口气”了,但刘中民并未止步于此。在研发煤制烯烃技术的同时,他又瞄上了“煤制乙醇”这项富有挑战且应用前景广阔的技术。   “科研成果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样的科研才更有价值。”刘中民介绍,“目前,世界范围的乙醇生产主要依靠粮食等生物质原料制备,但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以粮食为原料制备乙醇不适合大规模推广。”   2012年,大连化物所和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合成气制乙醇整套工艺技术”项目研发工作。2017年1月,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套10万吨/年煤基乙醇工业示范项目完成全流程试验,生产出合格的无水乙醇。   截至目前,煤基乙醇技术已签订12套技术许可合同,乙醇产能累计达到375万吨/年,煤基乙醇新兴产业已具雏形。这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以及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刘中民持续关注的重点课题。2019年,大连化物所联合中国科学院能源领域优势力量,牵头组建中国科学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刘中民任院长;2023年,科技部成立了首届国家碳中和科技专家委员会,刘中民担任组长。“‘双碳’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希望我们能为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贡献。”他说。   在能源领域潜心攻关40余年,当年的年轻小伙已经两鬓斑白。“我只是广大科技工作者中的一员而已。”2023年7月,刘中民被评选为“最美科技工作者”,他谦虚地说,“这不仅仅是对我个人成绩的表彰,更是对我们团队工作的认可。科研是场接力赛,我们要继续完成好。”   记者手记   始终保持那份执着   刘中民团队研发的煤制烯烃技术,从无到有,从实验室到工业应用,从第一代到第三代,因受到国际油价等因素影响,时而备受关注,时而无人问津,但刘中民始终坚持着,而且坚持了40余年。   在逆境中坚持不懈,在顺境中顺势而为。   无论困难有多大,无论成果有多少,刘中民始终保持着一名科技工作者的执着。推动煤炭安全绿色开发利用,助力构建“双碳”目标下的能源新格局……刘中民的科研工作在不断取得新进展的同时,又不断迎接着新挑战。在刘中民看来,研发具有颠覆性的技术肯定面临很多困难,但只要目标明确、直面问题、付诸行动,办法总比困难多。   来源:《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02日 第 06 版)
  • 辽宁最美科技工作者 | 李刚:“四轮驱动”为电动汽车产业添动力育人才 元宵节前夕,奔波一天的李刚,下了火车就一头扎进实验室,与学生们一起分析数据、改进设计方案、调整汽车模型。“他几乎住在了办公室,半夜12点以后离开是常事。”一旁的学生告诉记者。 李刚是辽宁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从事车辆系统动力学及控制、汽车及零部件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已有近20个年头。中国电动汽车高质量发展,他既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 多年来,李刚带领的科研团队长期与省内及省外企业合作,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重点研发等项目30多项。“我研究的四轮独立驱动与转向电车底盘,可以让汽车的四个轮子分别独立驱动和转向,有了这项技术,大型车辆在狭窄空间里不但可以原地掉头,还可以实现360度转向”,李刚说起自己的研究项目兴致勃勃。 “这项研究开始于2014年,项目取得重大进展是在两年后,当时我们与一家企业合作,有了应用场景项目快速推进。”李刚说,最后,他带领团队成功为车轮增加了防抱死功能和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极大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项目实现了质的飞跃。 在电动汽车技术研发之路上,李刚既是求真务实的科研者,也是学生们的引路人。 辽宁工业大学“万得车队”中,有一支由李刚亲手组建的无人驾驶车队。在被誉为汽车工程师培养摇篮的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赛事中,李刚带领的无人驾驶车队在2018年首次参赛,就获得了全国季军,并在2019年获得全国总冠军。“参加比赛所用的赛车,从设计制作到组装,全部由在校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比起亮眼的成绩,学生们的全面成长更让李刚自豪。 “汽车设计与制造,既要懂理论又要能实践,这支车队就是学生们从理论走向实践、从动脑走向动手的绝佳平台。”李刚告诉记者,有了这个平台,学生能充分参与实际项目,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 “我们的学生现在是行业里的‘香饽饽’。”李刚说。最近几年,车队里的许多学生还没毕业,就收到了世界500强企业递出的“橄榄枝”,车队成员就业率达100%。
  • 辽宁最美科技工作者|王东:用科技为露天矿“问诊治疗” “我们的研究就像大夫给病人看病和治病,只不过我们是为露天矿边坡进行‘问诊治疗’”,谈及自己从事的露天矿绿色开采、露天矿边坡稳定研究工作,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学院院长王东形象地对记者描述。 在露天矿开采过程中,人工开挖或堆填会形成边坡,设计或处治不当就可能发生滑坡,危及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解决好露天矿边坡滑坡问题,对保障矿山安全和生产至关重要。”王东说。 所以,近20年时间里,王东一直奔波在矿山、课堂和实验室之间,带领团队推动露天矿开采实现边坡安全和经济效益“双赢”。 从解决露天矿山边坡滑坡的“源头”入手,王东带领团队首次建立大型露天矿山特殊形态与结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体系,为形态不规则、结构特殊的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手段。此外,他们研发出的了露天矿端帮煤开采支撑煤柱与边坡协同稳定性控制技术体系,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领域在国内的技术空白。 采矿要安全、要高效,还要绿色,没有了绿色,就谈不上绿水青山,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王东十分清楚这一点。于是他带领团队颠覆原有的“重效益、轻环境、先破坏、后治理”的露天开采设计理念,创建了露天矿山深部强化内排追踪压帮边坡稳定控制开采技术,为露天煤矿安全高效低碳绿色开采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如今,这些成果在巴基斯坦塔尔II块露天矿、辽宁抚顺西露天矿、内蒙古平庄西露天矿、新疆准东露天矿等国内外50余座露天矿成功推广,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200亿元。 凭借这些项目成果,王东和他的团队先后获得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18个奖项。潜心钻研的同时,王东不忘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五年来累计指导博士生13名、硕士生48名,他还积极探索“科教、产教双融合”理念下的地矿类人才培养,为新时代采矿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 辽宁最美科技工作者|张鑫:潜心基础研究 为科技事业发展筑牢根基 在暗物质和宇宙早期结构形成方面提出新的探测方法;在东北大学从零开始建立起宇宙学等学科;在《自然·天文》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90余篇,被引用8600余次……作为科研工作者,东北大学理学院物理系教授、辽宁省宇宙学与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张鑫成果颇丰;作为教师,张鑫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科学精神,建立起一支活跃的宇宙学研究队伍,有力推动相关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为科技事业发展筑牢根基。 东北大学建筑学馆4楼西侧的一间办公室门口,一块牌子上写着“辽宁省宇宙学与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只要不出差,张鑫多数时间都在这里阅读文献、与学生探讨研究进展,或者进行理论推演、数据模拟实验及论文撰写。张鑫团队近些年来取得的诸多科研成果,都在这间办公室里经过大家反复推敲、论证,逐渐成形。然而2008年张鑫刚到东北大学物理系任教时,学校并没有人从事宇宙学相关研究。张鑫组建教师团队,开始建设宇宙学、引力理论等学科,并作为东大物理学科带头人相继申报获批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和省级重点实验室。目前物理系从事宇宙学研究的师生达到近50人。 基础理论研究往往需要经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在张鑫的带领下,师生们在揭示宇宙起源之谜的道路上孜孜不倦求索。前不久,张鑫团队提出多个暗能量理论模型,解决了相互作用暗能量理论的扰动不稳定性问题,提出同时探测暗物质和第一代星系的新方法,构建了背景中微子引力结团计算的新方案,成果获得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此外,张鑫还主持了2022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专项项目,为中国科学家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大规模模拟样本支持。 张鑫在不懈攻坚的同时,一直没有忘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物理系与高水平科研单位的科教合作,创建“钱三强英才班”和“彭桓武科教合作中心”,促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近五年,他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各讲授四门课程,将学术前沿内容融入到课程教学,指导研究生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毕业的学生中已有15人在高校任职,传承着这份严谨治学、不懈探索的科学精神。
  • 辽宁最美科技工作者|杨天华:为解决绿色低碳发展技术难题不懈努力 早上8点30分,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二级教授杨天华来到实验室,对学生们的科研试验进行现场指导。身穿白色洁净服、手持笔记本,杨天华在反应釜旁观察并记录数据,时不时地转动机器按钮,为学生演示如何调整温度和压强。“现在所做的是将生物质转化为生物航空燃料的研究,还有多项技术并未突破,需要和专家学者共同分析探究。” 深耕生物质清洁高效热转化领域27年,杨天华始终致力于生物质清洁高效利用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秸秆生物质是储量最大的碳资源,不仅可以燃烧发电,经热化学处理后制成的产品还能应用于化工领域。“我们国家的秸秆量大,全部还田容易引发病虫害,还会影响来年庄稼出苗的速度。” 为了最大程度发挥秸秆的作用,杨天华开始着手进行实验。与以往的热解方式不同,杨天华选择水热液化的方式,将秸秆进行加热加压。高温高压的情况下,秸秆转化成液体燃料。经过反复试验,2011年,杨天华首次成功提出木质纤维素联产乙醇及航空芳香烃转化路径,破解了热转化过程中难度大、成本大的问题,获得了高密度、低冰点的生物航空调和燃料,填补了国内在该技术领域的空白。 除了将秸秆生物质用于航空领域,她还研究出燃煤耦合生物质机组灵活低碳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将煤炭、污泥和秸秆混合,进行燃烧发电,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煤炭燃烧发电需要进行脱硫,增加额外处理成本,而秸秆生物质燃烧发电时,因含有碱金属导致灰渣熔点降低,易造成锅炉壁面的积灰结渣,导致锅炉热效率降低。”杨天华说,将二者进行混合燃烧反应后,既能实现煤炭的部分脱硫,还能解决秸秆燃烧积灰的问题,若与气化技术相联合,能够实现气化发电综合效率大于75%。 “为解决绿色低碳发展技术难题不懈努力,开展创新技术攻关,是职责也是使命。”在进行科研的同时,杨天华还一直奋斗在育人的道路上,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建立创新型课程体系,牵头创立辽宁碳中和协同创新研究院,充分利用“政产学研用”多重资源整合优势,实现了生物质能高效清洁利用的产学研联盟,为新能源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 辽宁最美科技工作者|孟德军:创新研发更具实用性的铁路信息系统 “一直以来,我都希望能用自身所学,创新研发出更具实用性的铁路信息系统,推动中国铁路信息化建设走在世界前列。”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信息技术所研发一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孟德军对记者说。 25年如一日,孟德军始终奋战在铁路信息化建设的第一线,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题,将信息技术与铁路运输不断融合升级,助力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的标准革新和运输组织的流程优化。 为了解决货运日班计划计算量大的问题,孟德军主动承担起实现软件编制自动化的任务。白天带领团队编程解码,晚上在图书馆研读相关书籍,在短时间内研发出《货运日班计划自动编制程序》,让计划编制人员从7人减少到1人,作业时间从7小时压缩至4小时,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该程序后来被纳入《铁路货运日班计划管理系统》,在全路18个铁路局进行推广应用,并获得中国铁道学会铁道科技奖一等奖。 “技术更新换代很快,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胜任这项工作。”孟德军说。2013年,铁路营业线施工计划提报的站场图上需要直接选中信号机、股道、道岔等符号,以此来标注施工影响范围。如何让信息系统自动提取识别图纸上的符号?这给孟德军出了一道难题。于是,他产生了自己编制这类建模绘图软件的想法。作为企业程序员大多从事的是应用软件研发,对于设计类的基础软件并不擅长。因此他下定决心,利用业余时间从头学起。在无数次的测试试验后,铁路工程图形符号以及专用图档文件格式终于被研发成功。这不仅改进了传统工作流程,也实现了信息共享,该模式在《铁路营业线施工计划管控信息系统》以及《运输信息集成平台综合查询系统》中被采纳应用。 如今,孟德军更加注重软件研发团队的建设,通过搭建软件源码仓库,开展技术交流,分享软件研发经验。对于新入职的员工,他总是耐心教导,精心准备培训内容,编写练习项目。“作为一名信息开发研究人员,我愿意把我的经验全部传授给青年人,为中国铁路信息化建设贡献力量。”孟德军说。
  • 辽宁最美科技工作者|姜兆彤:推广草莓种植技术实实在在为农民服务 每年一入冬份,大街小巷的“丹东九九草莓”成为最热门的水果之一。“丹东九九草莓”以色泽鲜亮、芳香味甜著称,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丹东东港作为全国最大的草莓生产和出口基地、国家级出口草莓质量安全示范区,其种植草莓的经验也让大家争相学习。关于草莓种植,总是绕不开一个人,那就是姜兆彤。 姜兆彤是辽宁草莓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1991年从丹东农校毕业后,便与草莓结缘。33年里,他一直致力于草莓新品种培育和新技术推广工作,不断总结和完善草莓高产高效生产和配套栽培技术,进村、入户、到田指导农民科学种植,让草莓真正成为帮农民致富的“票子”、丹东农产品的“牌子”。 “草莓的品种有很多,如何能让草莓种苗更适合本土发展才是关键。”为此,姜兆彤带领科技团队,开展草莓新品种对比试验,先后引进氰氨化钙等消毒剂,破解土壤重茬问题;试验示范、推广以虫治虫、生态防虫等生物物理防治技术,为草莓安全可持续生长提供技术支撑;结合土壤消毒方式,他开展草莓秸秆还田项目,让生态草莓种植得以完善。同时,他利用温室空间,大力推广草莓绿色立体种植方式,建造标准日光温室,倡导农户应用脱毒苗,充分发挥草莓科研基地的示范带动及辐射作用。目前,东港市草莓新优品种推广应用率已达100%,脱毒种苗及二代三代优质苗木推广应用率占总生产面积90%。 为让农民更精准地掌握草莓种植技术,姜兆彤组织开展草莓生产技术培训班,广泛宣传推广新优品种,传授反季节栽培、人工补光等20多项先进技术。仅2023年度,姜兆彤就举行现场技术观摩培训会二十余场次,培训农民20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0000余份。截止目前,东港市草莓面积达到20余万亩,产值60亿元,草莓从业人员10万人以上,户均增收5万余元。 “对于我们做农业的,农民对新品种、新技术的渴求,就是工作的最大动力。”姜兆彤说,实实在在地为农民服务,推动东港草莓产业发展,是他的责任,也是他不断前行的目标。
  • 辽宁最美科技工作者丨赵洋:做极限深潜中的奋斗勇士 2024年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新年贺词,其中提到了“奋斗者”号极限深潜。“总书记的话令人倍感振奋,让我们科技人员更加坚定信心,激励着我们勇攀高峰。”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奋斗者”号副总设计师、控制系统负责人赵洋心情激动。2016年“奋斗者”号研制立项,2020年“奋斗者”号成功下潜马里亚纳海沟海底,四年里,赵洋带领团队奋力攻坚、紧密合作,为“奋斗者”号万米级载人潜水器顺利完成研制与海试成功作出重要贡献。 提到2016年初接到任务的场景,赵洋仍感慨万千:“那时的心情真是既激动期待又紧张忐忑。”控制系统相当于“奋斗者”号的“大脑”,负责接收潜航员的操纵指令,展示载人潜水器各设备的运行状态,驾驶员根据系统反馈信息,进行决策操作。如何大幅压缩控制设备体积,让载人舱内部空间变小,但乘员人数不变?如何在万米下潜时间久、深海环境未知的情况下,提高系统智能性和潜水器的灵活性?如何让潜水器经受住巨大的海水压力,又能最大程度上保证人员和潜水器安全?作为“奋斗者”号控制系统负责人,这些技术难题都让他深感责任重大。 “那时脑子就一个念头,一定要做成!”赵洋告诉记者,技术攻关时加班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都是常态。总体设计思路不断打磨完善,设计细节反复修改验证,就连紧固螺丝的方案都换了好几次。在这样的“重压”下,赵洋带领的科研团队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关,取得了多项关键技术突破,研制出的高性能智能控制系统极大提升了“奋斗者”号的智能化、安全性和精准观测水平,为我国开展深渊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平台、技术和信息支撑。 2022年11月10日,赵洋作为右舷科学家试航员与其他两位潜航员驾乘“奋斗者”号,亲自下潜到10909米的深渊海底,验证了潜水器及控制系统的优异性能,顺利完成了岩石、生物抓取及沉积物取样等精准作业任务。那一刻,赵洋的眼睛湿润了。赵洋说:“我能亲身验证自己参与设计的载人潜水器,并见证它的成功,那种自豪感与成就感油然而生。” 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带着科研人员的初心和使命,赵洋在科研道路上继续前行,用热情与无畏迎接更大挑战。
  • 辽宁最美科技工作者|高荣锦:以技术创新推动石油勘探实现新突破 “一直以来,我的理想就是要将毕生所学应用到石油勘探领域,找到更多石油储备,降低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部所副所长高荣锦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10年大学毕业后,她怀揣理想,一头扎进石油勘探行业,专心只干一件事——找石油。 深耕辽河坳陷油气勘探13年,最让高荣锦感到自豪的是2018年,她带项目组在盘锦兴隆台构造带中生界发现亿吨级规模增储,该发现被评为2018年度“中国石油年度油气勘探十大发现”。 在辽河油田这种成熟探区找石油并不容易,但高荣锦并没有退却。她说:“科研人员永远面临考验,兴隆台构造带是典型的富油气区带,在这样一个老区搞勘探,除了技术上的创新,更要有思想认识上的突破。” 中生界是教科书中典型的勘探禁区,为了探索“禁区”中含油气的“蛛丝马迹”,高荣锦每天来回翻看资料,213口井、142个试油数据、400多张地震剖面全部清楚地印在她的脑海里。最终,高荣锦用了不到三年时间,带领项目组将中生界作为目标层段,完成六轮井位论证,拿下一个亿的三级储量,真正打开了一套新的含油层系。 工作以来,高荣锦在石油勘探领域取得诸多突破。她首次提出了“中生界具有岩相控储、物性控藏、有效储层控制油气富集”地质理念,率先建立了“复杂岩性潜山地震”预测方法,创新形成国内领先复杂砾岩储层评价技术,探井部署成功率提高12%,累计发现石油地质储量超2.7亿吨。针对多元潜山复杂地层结构刻画,高荣锦首创高陡逆断层处理解释一体化模式,圈闭刻画的效率和准确率大幅提升。这些年来,她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著作1部,获国家发明型专利1项。 如今,高荣锦已从那个对石油勘探充满好奇的大学生成长为这一领域的中坚力量。她的钻研与坚守,激励着更多石油人在岗位上不断创新,助力我国石油勘探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 辽宁最美科技工作者|苗治全:突破“卡脖子”技术让全世界都看到中国铸造 深冬的夜晚,窗外已是万家灯火,但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沈阳铸造研究所有限公司新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苗治全仍在埋头工作。“去年有些项目还要收尾,今年的一些新项目也要抓紧实施,所以这段时间格外忙。”苗治全说,每当有项目进展到中试的紧要关头,他们团队就会更加忙碌。 虽然工作节奏紧张,但苗治全感觉自己的付出特别有价值。苗治全1992年大学毕业后到沈阳铸造研究所攻读硕士研究生,那时起便开始参加科研课题研究工作。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苗治全不怕苦、不怕累,有想法、有闯劲,30年如一日,始终扎根科研一线。他围绕国家和行业重大需求,积极开展科研攻关。 辐射防护用系列特殊钢材料研发过程中,苗治全更是冲锋在前,从材料研发到成果转化应用,做了大量基础性研发工作。当时公开的文献资料极少,查阅资料不像现在这么便利,苗治全只能在图书馆里大海捞针。但苗治全的字典里从来没有“退缩”二字,他无数个日日夜夜埋头苦读,将一个个技术难题反复论证,最终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辐射防护用系列特殊钢材料。该项目被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填补了国内空白,成功应用于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并获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二等奖。 苗治全没有在成绩面前停步,而是继续埋头苦干。这些年,他带领团队围绕高导磁钢铁材料最大导磁率、剩磁和磁感应强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开发出高导磁磁轭铸件产品及制造技术;对高耐磨钴基合金的耐磨性能进行了台架试验考核,开发出高耐磨钩爪、连杆铸件等产品及制造技术……他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秦山二期、三门、海阳和石岛湾等三代核电机组,也因此获得2021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这些成绩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苗治全说,今后,他将带领团队继续投入高端精密铸件研发,突破更多“卡脖子”技术,让全世界都看到中国铸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