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风采
  • 辽宁最美科技工作者|郑文静:27载深耕水稻科研领域破解“卡脖子”问题 临近年关,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长郑文静的工作节奏愈发紧凑。刚从杭州参加完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年度总结大会,又马不停蹄地投身于抗瘟基因鉴定标准修订及海南水稻杂交计划设计等工作中,为接下来的冬季水稻分子设计育种做准备。 从实验室到田间,郑文静已在农业领域深耕27载,她把最美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水稻育种事业,解决了我国粳稻抗稻瘟病分子育种的“卡脖子”难题,为辽沈大地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科技活力和创新动力。 27年间,郑文静躬身于田间开展品种选育。春季,她踩着冰凉的稻田水在试验田安排插秧;夏季,她顶着炎炎烈日,忍受着蚊虫叮咬在水田做人工剪颖杂交;秋季,她带领团队趟着露水下田选种收获;冬季,她前往海南开展南繁工作,春节假期也常在水田劳作中度过。长年累月的水田工作使她患上了慢性肾炎和关节炎等疾病,每天需要服药来控制病情,可即便如此,郑文静服务“三农”的初心从未改变。 2010年秋季,东北三省的水稻生产中突然爆发大规模稻瘟病,这引发了郑文静的深思:如何提高水稻对病害的抗性,又确保其产量和品质不受影响?为此,郑文静带领团队开始了夜以继日的科研攻关。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在2016年从北方粳稻中率先挖掘出一个抗稻瘟病基因——Pi65。 科研攻关永无止境。在成功克隆Pi65基因后,郑文静又继续带领团队定位了Pi67、Pity269等一系列与水稻抗病性关联的基因,并建立起完善的抗稻瘟病分子育种技术,从而实现了对水稻的精准抗性改良,从根本上解决了北方粳稻抗病性育种的“卡脖子”难题。 在科研工作之余,郑文静还担任沈阳农业大学及省农科院的硕博导师及博士后指导教师,她将自己的科研思路、育种理念、品种选育技术等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的学生,为农业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滴滴汗水换来累累硕果。多年来,郑文静的科研成果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励20余项,曾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近日又被评为辽宁最美科技工作者。谈及今后工作,郑文静坚定地表示,将更好地服务“三农”,为端好“中国饭碗”贡献辽宁力量。
  • 2022辽宁“最美科技工作者”——张永波         张永波,1964年1月出生。他从事农作物种子科研、繁育与农技推广工作,在育成玉米新品种“科航6号”和“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铁豆37号选育与应用”项目中贡献突出。         在辽北、内蒙等地区推广铁豆37号、铁丰29号、开育12号等大豆百万余亩,推广高粱铁杂12号十万余亩。他作为希森6号马铃薯北方区推广项目主持人,累计推广种植8.9万亩,总增产11300万公斤,创造了亩产超万斤的辽北单产历史记录,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增产增收做出了显著贡献。         他主持国家重点项目“农业组织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主编了22万字《农改实践手册》,创造“成员界定因村而异”、“股权设置一村一策”的典型经验,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的农村三变改革,为优化乡村治理体系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获农业部重大贡献奖。
  • 2022辽宁“最美科技工作者”——杨颖         杨颖, 1971年11月生。她主持、合作完成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研发出涵盖高强韧、耐大气腐蚀、耐海洋气候腐蚀三大系列48个牌号的鞍钢桥梁钢,产品品种覆盖度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实现销售收入17亿元。         她研发的耐候桥梁钢345qCNH实现国内首发,大量应用在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500MPa级低屈强比桥梁钢实现全球首发,应用在世界最大公铁两用桥——沪通长江大桥;新型美标HPS系列桥梁钢实现全球首发,供货加拿大桥;极寒用耐候桥梁钢独家供货中俄黑河大桥;免涂装耐候钢成功应用在美国阿拉斯加桥。         她心系“国之大者”,勇担央企责任,努力在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中发挥担纲领衔作用,加快推动科技攻关成果市场化应用,为我国桥梁建设的绿色发展之路贡献力量。
  • 2022辽宁“最美科技工作者”——孙丽         孙丽, 1974年9月出生。她主持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任务,聚焦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损伤控制和性能提升的热点、难点问题,攻坚基础理论、研发关键技术和系列装备,授权40余项国内外发明专利(含10余项美欧日发明专利),相关技术和装备已成功应用于多项重大工程,例如对世界最大跨度缓粘结预应力悬挑结构—沈阳盛京大剧院的施工与运营监测,突破了结构多维度多尺度监测难题,实现了结构性态全生命周期全方位透彻感知。         她在结构智能化与安全保障领域攻坚克难,自主创新,做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丰硕成果,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国内外同行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 2022辽宁“最美科技工作者”——刘伟军         刘伟军, 1969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他长期从事激光制造与智能制造技术研究及应用,研发大型复杂金属构件激光增材、激光冲击强化、激光清洗等技术,创建激光制造机理与工艺、质量在线检测与控制、成套装备研制与工程化应用的全流程解决方案,制定多项激光制造技术规范,在航空龙头企业实现工程化应用,解决了大型复杂金属构件的直接成形制造与高性能再制造难题,为提升航空发动机等高端装备制造运维保障能力与水平提供了重要支撑。         他创设“设计协同化、制造检测自动化、仓储物流管控信息化”等智能制造技术体系,研制建立了航空关键部件智能脉动装配生产线、商用车发动机缸体缸盖自动化加工生产线,为离散型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了核心技术解决方案。         他推动建设辽宁省智能装备专业技术产业创新平台,发起成立辽宁省特种机床产业技术研究院和辽宁省激光增材制造技术产业联盟,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
  • 2022辽宁“最美科技工作者”——孙亚波         孙亚波, 1978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她致力于反刍动物营养、饲料加工利用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主持、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47项,主编、参编国家及地方标准5项,撰写著作5部,发表论文70余篇。她研发“绒山羊秸秆型TMR”技术,是我省绒山羊主产区舍饲生产关键配套技术,被农业部列为主推实用技术。         她研发并推广秸秆饲料窖贮技术,应用于684万头牛、羊养殖,降低养殖过程中甲烷排放量1900多万吨。她立足“三农”,深入行业一线,助力乡村振兴,担任多家养殖场技术顾问,带队完成“北票市凉水河乡高台村波尔山羊种羊场”项目,引种羊、勤调研、建档案、教技术,支持该村顺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她为盖州市万福镇苇塘村贫困户捐赠优质种公羊1只并提供技术服务,帮助该户实现彻底脱贫。
  • 2022辽宁“最美科技工作者”——杨殿来         杨殿来 , 1982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他从事军工新材料研发,先后主持、参与完成10余项国防军工配套科研重点项目,研制出多种电子封接玻璃材料,攻克航空、航天、兵器、电子领域多个关键型号新材料配套的瓶颈问题,推动重点型号武器装备的定型和量产,实现关键军工材料国产化,满足国防建设需要。         他积极推进军工产品的民用化拓展,针对“华龙一号”中子吸收材料国产化需求,研制生产出高精度、超长硼硅玻璃管,为福清5号、6号,巴基斯坦卡拉奇2号、3号核反应堆芯批量供货,为我国“华龙一号”核电机组“走出去”做出重要贡献。         他积极推动成果转化,建设电子封接器件生产线,开发出一系列电子封接产品,解决电子封接器件耐高温、耐高压技术难题,实现军民融合成果转化。
  • 2022辽宁“最美科技工作者”——刘勇         刘勇, 1960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他创新研发的“新冠病毒核酸10合1混采检测技术”(简称“10合1混采技术”)和“全场景疫情病原体检测信息系统”(简称“全场景信息系统”),具有重大实用价值和社会意义,为抗击新冠疫情做出了积极贡献。         “10合1混采技术”解决了全员筛查核酸检测速度慢的难题,得到孙春兰副总理的充分肯定,并由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向全国发布。“全场景信息系统”是针对疫情管控流程研发的科技软件,具有操作简单、低成本、省人力、高效快速、信息传递精准及时的优点,使核酸采集速度大幅提升至8—10秒/人。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近百座城市约15亿人次使用了这两项技术,为完成国务院要求“千万以上人口城市在24小时内完成区域核酸检测任务”提供有力技术保障,对于减少疫情播散、缩短隔离封控时间、维护社会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 2022辽宁“最美科技工作者”——顾晓薇         顾晓薇, 1971年7月出生,无党派人士。她主要从事矿山资源与生态经济及露天矿床开采优化领域的研究工作。         她突破了工业固废大掺量制备装配式预制构件关键技术,研发出固废掺量最高达90%、产品成本及碳排放降低20%以上的预制构件产品,成功攻克了露天矿开采最终境界、生产能力、开采顺序、开采寿命及设备配置五大要素整体优化的世界性难题,使矿山整体经济效益提高20%以上。她率先提出生态成本内生化的矿山设计思想,首创生态化优化设计体系,并进行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和工程示范。成果应用后减少矿山土地损毁面积30%以上、降低碳排放26%以上、生态成本30%以上,为区域经济发展、规模消纳大宗工业固废、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曾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三项,申请国内发明专利28项,国际发明专利16项,获软件著作权43项。
  • 2022辽宁“最美科技工作者”——张未卿         张未卿, 1982年1月出生。2018年他与团队成功研制“基于可调极紫外相干光源的综合实验研究装置”(简称大连相干光源),是我国第一台高增益自由电子激光大型用户装置,也是世界上唯一工作在极紫外波段的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是世界上最亮的极紫外光源,为星际中的分子光化学、水结构演化机制、能源催化相关机理、生物大分子极紫外光解离等研究领域取得重要成果提供技术支持。         他积极推动建设大连光源科学研究人才体系,打造了一支以青年骨干为主、具有较强实力和活力的自由电子激光工程技术队伍。他参与建设更为先进的基于超导加速器技术的高重复频率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简称大连先进光源)项目,目前已经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在设备研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