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讯
  • 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       为充分释放企业数据资源价值,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近日,国家数据局联合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了《关于促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数据发展和安全,以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为关键,以健全企业数据权益实现机制为重点,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分类推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提升企业竞争力,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助力提升治理效能和公共服务能力,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意见》从健全企业数据权益实现机制、培育企业数字化竞争力、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开放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等五个方面作出具体部署。   下一步,国家数据局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保障,协同各行业主管部门结合本领域实际,高质量推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记者 苏德悦) 来源:人民邮电报
  • 工信部等三部门印发《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印发《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要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加快产业模式和企业组织形态变革,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形成新质生产力。   《指南》提出,推动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以企业发展实际为出发点、以解决企业痛点难点问题为目标、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导向、以场景数字化为切入点,综合考虑技术成熟度、经济可行性、商业模式可持续性,精准识别数字化转型优先领域和重点方向。要坚持整体谋划,分步实施;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推进;坚持需求导向,分类施策;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指南》从分步组织实施、聚焦场景突破、强化分类推进、强化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南》提出要从制定转型规划、组织落地实施、开展成效评估、推进迭代优化等方面分步组织实施工作。在聚焦场景突破方面,提出要强化研发设计云端协同、推动生产过程智能转型、加速运维服务模式创新、促进经营管理流程优化、提升供应链弹性和韧性、探索跨场景集成优化。在强化分类推进方面,《指南》提出,行业龙头企业要引领“链式”转型,大型企业要加速“整体”转型,中小企业要实施“梯次”转型。在强化政策保障方面,要加强组织落实、加大政策支持、健全标准体系、完善服务支撑、加强试点推广、强化数据驱动、加强安全保障、建设人才队伍。《指南》还提供了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以供参考。(记者 武聪) 来源:人民邮电报
  • 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总量突破450万家       记者12月23日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根据全国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服务中心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11月30日,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总量达到457.41万家,与2023年底相比增长17.99%,呈迅猛增长态势。   从产业分类来看,我国数字技术应用业企业数量达216.69万家、数字要素驱动业企业数量达196.25万家、数字产品服务业企业数量为23.63万家、数字产品制造业企业数量为20.82万家,与2023年底相比分别增长17.60%、19.64%、16.70%和8.92%。   从区域分布来看,广东、浙江、山东三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数量位于全国前三,分别为75.35万家、44.04万家和40.03万家,占全国总量比重分别为16.47%、9.62%和8.75%,与2023年底相比分别增长16.68%、21.31%和14.69%。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数量快速增长的趋势表明,加快构建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创新等举措,已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加速融合、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方面发挥显著作用。(记者 李昱佑) 来源:经济参考报
  • 我国5G用户数突破10亿       本报北京12月23日讯(记者黄鑫)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达10.02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8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56%,占比较上年末提高9.4个百分点。   我国5G、千兆光网、物联网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用户规模不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延续较快增长态势。截至11月末,5G基站总数达419.1万个,比上年末净增81.5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3.2%;全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12亿个,比上年末净增6360万个;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15.68亿户,比上年末净增4380万户。   电信业务收入平稳增长。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5947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3家基础电信企业共完成包括IPTV、互联网数据中心、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在内的新兴业务收入3952亿元,同比增长7.9%,占电信业务收入的24.8%,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1.9个百分点。 来源:经济日报
  • 世贸组织呼吁加强对人工智能的监管       世界贸易组织近日在瑞士日内瓦发布报告,重点探讨人工智能对世界贸易的影响,并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对人工智能的监管。   报告称,人工智能有助于降低贸易成本,促进人工智能相关的货物和服务贸易增长,并重新定义经济体的比较优势。同时,人工智能监管方法呈碎片化趋势,可能对小微和中型企业的贸易机会产生显著影响。报告概述了各国政府在本国、地区和国际层面为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而采取的举措。   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表示,该报告旨在解决两个重要问题:世贸组织如何确保全球共享人工智能带来的红利,以及如何以全球协调的方式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   报告警告,各经济体之间以及不同规模企业之间的人工智能鸿沟不断扩大,带来巨大风险。报告呼吁加强数据治理,确保人工智能值得信赖,并厘清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之间的关系。   报告表示,作为谈判、讨论和制定规则的多边机构,世贸组织可在提升人工智能带来的红利的同时限制其风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陈斌杰) 来源:人民邮电报
  • 首家数据科技央企中国数联物流成立       中国数联物流信息有限公司(中国数联物流)19日在上海成立,这是我国首家数据科技央企。   记者从当日举行的企业成立大会上了解到,中国数联物流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为股权多元化企业,注册资金100亿元。公司引入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数据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   作为首家数据科技央企,中国数联物流将以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口岸等领域数据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为核心,整合物流与信息流、资金流,构建国家级物流大数据平台,以数字技术提升产业运营效率,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会上表示,中国数联物流要服务实体经济,聚焦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持续推动全社会物流成本实质性下降;要聚力科技创新,强化科技攻关,打造更具竞争力和创新性的产业服务生态,引领带动全行业升级发展;要深化企业改革,打造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新国企。   会后,上海市政府与中国数联物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浦东新区政府同中国数联物流签署合作协议。(记者 王希 龚雯) 来源:经济参考报
  • 我国成功发射航天宏图PIESAT-2 09~12星       新华社太原12月17日电(李国利、李宸)12月17日2时5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航天宏图PIESAT-2 09~12 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53次飞行。 来源:新华社
  • 2024年我国电子竞技用户规模达4.9亿       日前,2024年度中国电竞产业年会大会在京召开。会上发布的《2024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电子竞技用户规模达4.9亿,同比增长0.42%。近五年来,国内电竞用户规模基本保持稳定。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副秘书长、游戏工委秘书长、电竞工委主任委员唐贾军表示,目前,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电子竞技用户群体,行业营收也居于世界前列。2024年我国电竞产业总体运行情况可作如下概括:一是电子竞技产业收入重回增长轨道,直播、赛事和俱乐部收入均有明显增长,电竞新业态持续扩展。二是职业电竞赛事平稳发展,高校电竞、市民电竞、职工电竞等大众电竞赛事孕育生机。三是各地政府持续关注与支持电竞产业,推动其下沉发展,产业基础更加扎实。四是我国企业持续深耕海外市场,在赛事品牌出海领域领先全球,俱乐部在国际电竞大赛中成绩斐然。五是电竞行业坚持规范化发展,产业链各环节均取得明显实效。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电子竞技产业实际销售收入275.68亿元,同比增长4.62%。其中占比最大的依然是直播收入,为80.84%。其次是赛事收入、俱乐部收入和其他收入,占比分别为8.75%、6.37%和4.04%。   电竞游戏玩法类型方面,主要电竞游戏产品中射击类最多,占比26.1%;多人在线战术竞技类次之,占比15.2%;体育竞技类占比12.0%。   电竞游戏平台方面,移动游戏占比57.6%,客户端游戏占比26.1%,同时具有两种版本的电竞游戏占比12.0%,较去年增长3.5%。网页游戏占比4.3%。   电竞游戏产品排名方面,移动电子竞技游戏流水TOP10的产品主要集中于射击类、多人在线战术竞技类和棋牌类。在客户端电子竞技游戏热度TOP10的产品中,射击类产品占比50%。   2024年,我国电子竞技线下赛事举办城市集中分布于华东、西南地区。上海成为举办电子竞技赛事数量最多的城市,占全国的17.8%。其他依次为成都、杭州、北京,占比分别为15.3%、7.3%和6.5%。 (作者/泽亮) 来源:人民邮电报
  • 《2024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发布       12日,在2024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论坛暨全球农业研究热点前沿与科技竞争力成果发布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2024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   “2024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遴选工作是以2023年度我国科研机构正式发表的2295篇农业领域高水平论文为基础,依据‘前沿引领、开创卓越、重大突破’的原则,经初选、专家评审及推荐、公示、解读发布等过程,最终遴选出10项代表2023年我国农业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叶玉江表示。   据了解,10项研究成果包括破解水稻籼粳亚种生殖隔离之谜、人工智能助力碱基编辑新工具挖掘、解析铁元素进入玉米籽粒的分子机制、揭示大白菜远缘杂交障碍的形成机制、发现栽培葡萄双驯化和性状起源、有害突变二维图谱指导杂交马铃薯育种、揭示鹿茸再生发育的细胞和分子机制、揭示植物气传性免疫的分子基础、提出全球农田氮素污染治理的成本收益和激励机制、解析多倍体鱼类亚基因组不对称进化的普遍规律。(记者马爱平) 来源:科技日报
  • 新方法能探测直径十米主带小行星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天文学家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借助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的主小行星带(以下简称“主带”)内,发现了一些直径仅10米的小行星。这是科学家迄今探测到的最小的主带小行星,为研究陨石起源和行星防御机制开辟了新途径。相关论文发表于9日出版的《自然》杂志。   据科学家估算,导致恐龙灭绝的小行星直径约为10公里,如此巨大的天体撞击地球的频率极低,大约每1亿到5亿年才会发生一次。而公共汽车大小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则相对频繁,每隔几年就会发生一次。这些“十米级”小行星更有可能逃离主小行星带,变成近地天体,给地球带来威胁。   此前,科学家能够探测到的最小小行星直径约为1公里。在最新研究中,MIT天文学家利用新方法,在主小行星带内探测到了138颗“十米级”小行星。这些太空岩石大小各异,从一辆公共汽车到几个体育场不等,最小的直径仅为10米,是科学家迄今探测到的最小小行星。主小行星带是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碎石场,有数百万颗小行星在其中绕行。   新方法可用于识别和跟踪可能靠近地球的小行星,让人们能在这些小行星距离地球还很远时发现它们,从而对其行进轨道进行精确追踪。这对于行星防御工作来说至关重要。(记者刘霞)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