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讯
  • 我科研人员开发出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性能“火星电池”       记者27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谈鹏特任教授团队开发出一种火星电池,由火星大气成分作为电池反应燃料物质,可实现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性能。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综合类学术期刊《科学通报》上。   由于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达95.32%,而锂二氧化碳电池利用金属锂和二氧化碳作为反应物,所以被认为在火星探测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然而,现有研究通常忽略了火星的复杂环境,包括多种气体成分以及昼夜温差约为60摄氏度的剧烈温度波动。   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以火星大气为直接燃料的火星电池,并结合温度波动测试,极大程度地模拟了火星表面的真实环境,从而实现了可持续输出电能的火星电池系统。在0摄氏度低温下,研究人员测得该电池的能量密度高达373.9瓦时/公斤,循环寿命达1375小时,约为两个火星月。   研究表明,火星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在0—60摄氏度范围内具有显著的温度依赖性。在高温条件下,电压间隙为1.6伏特,倍率为0.4安/克,功率密度为3.9瓦/平方米。具体来说,该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伴随着碳酸锂的生成和分解电化学反应。通过一体化电极制备和折叠式电池结构设计,该团队将电芯尺寸放大至2×2平方厘米,进一步提升了软包电池的能量密度至765瓦时/公斤和630瓦时/升。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为火星电池在实际火星环境中的应用提供了概念验证,并为未来太空探索中的多能互补能源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记者吴长锋) 来源:科技日报
  • 新华全媒+|深海“黑科技”加快挺进产业“新蓝海”       从生物资源、油气资源、矿产资源到可再生能源,蓝色国土蕴藏丰厚“宝藏”。我国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一批深海“黑科技”加快挺进产业“新蓝海”。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刚刚闭幕的第二届海南自贸港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论坛暨深海技术创新大会上,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成为嘉宾们关注的焦点。   “海洋是广阔的舞台,是巨大的应用场景,也是一个‘超级学科’。”中国科学院院士、崂山实验室主任吴立新说,海洋产业体系庞大,涉及技术众多,从海洋物联网、海洋工程高端装备到智慧港口、绿色航运,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大有可为。   高科技海洋装备是深海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深海利器”频频上新,为海洋新兴产业培育蓄势赋能。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说,近年来我国在深海油气勘探和开采装备、大型邮轮和大型LNG船等高性能船舶、有人/无人水下作业装备等方面发展迅速,“产业需求带动研发不断深入,推动实验室成果加快落地和批量化生产。”   作业级水下机器人近三年市场占有率居全球领先,为全球约70%的海底通信光缆敷设提供装备……依托高铁内核技术沉淀,中国中车跨界“入海”,努力打造第二张“金名片”。   中国中车副总裁刘可安介绍,公司先后攻克了深海装备电动化技术、多功能轻量化重载作业系统技术、分布式管缆探测及埋深测量技术等行业前沿难题,研制了系列深海悬浮作业机器人、深海挖沟敷缆机器人等装备,服务于海洋油气、海底通信、救援打捞、可燃冰开采等国内深海作业场景需求。   与此同时,今年6月,由上海交通大学自主研制的“开拓二号”深海重载采矿车成功完成海试,深海重载采矿车布放作业水深首次突破4000米,并实现多项重大技术突破。接下来,“开拓二号”将继续向更大水深挺进,为将来深海矿产商业化开采夯实科技和装备支撑。   在深远海生物资源开发方面,不久前综合性半潜式智能化海洋牧场养殖平台“鑫环1号”在海南省东方市海域投放锚定,9月将正式投产。平台集水产养殖、种苗繁育、旅游观光于一体,预计年产鱼类可达200万斤,年产值达9000万元。   创新要素集聚,产学研协同推动更多“硬核装备”挺进深蓝。崖州湾深海科技城已集聚1000余家国内外深海科技企业和一批涉海科研单位和高校。去年底,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启动试运行,为深海装备产业化推广应用提供服务。深海装备产业园二期也已于近期投入使用,为海洋装备产品“靠前研发测试、靠前生产组装、靠前维护保障”搭建载体。   海南省海洋厅厅长李东屿说,海南将深入挖掘、分析、筛选深海智造应用场景需求,按照物联海洋、孪生海洋、智能海洋、深海智造“四步走”,构建“智慧海洋”高能级深海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本届论坛由海南省人民政府、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指导,海南省科技厅、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三亚市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南省海洋厅联合主办,来自海内外270多家机构的嘉宾共话深海科创发展之道,共谋跨领域科创合作,共助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记者罗江、夏天) 来源:新华网
  • “深海一号”二期项目钻完井作业完成       26日,中国海油对外宣布,我国海上压力最高的天然气开发井“深海一号”二期项目A12井(LS25-1-A12井)放喷作业取得圆满成功,测试产量超过预期。这标志着我国“深海一号”二期的所有海上钻完井作业全部完成,验证了深水高压钻完井全新技术体系的先进性和可靠性,表明我国在深水高压钻完井技术领域进入世界领先行列。   “深海一号”二期是我国首个深水高压天然气开发项目。“钻完井作业就是要安全高效地建立起深海地层的油气运输通道,这也是深水高压气田开发的最大难点。”中国海油海南分公司工程技术作业中心总经理陈浩东介绍,“深海一号”二期分南、北、东3个井区,密集部署了12口水下气井,比一期项目更多,且平均井深超过5000米,地层压力达到69兆帕,相当于家用高压锅工作压力的1000倍;地层最高温度达到140℃,项目钻井总井深更是超过60000米,接近7座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工程作业难度在国内深水项目中首屈一指。   据介绍,“深海一号”二期的开发井作业同时面临“深水、深层、高温、高压”四大难题,在全球范围内没有可以借鉴的先例。中国海油在项目设计阶段便汇集国内顶尖技术力量组建联合攻关团队,针对深水高压井复杂情况展开系统性研究,探索建立包含深水高压井安全控制技术、集中式井口规模化作业技术、深水深层钻井提效技术、深水长效生产保障技术等4项关键技术在内的深水高压井钻完井核心技术体系。   在充分运用“深海一号”一期工程成熟作业经验的基础上,中国海油作业团队以新的技术体系为指引,开展了大规模深水批钻等多项以前从未有过的作业尝试,实现了深水高压钻完井作业风险管控、质量保障和效率提升的协调统一。(记者操秀英) 来源:科技日报
  • 海平面上升威胁加剧 “未来海上居住”概念受追捧       当前,全球海平面正在持续升高,若不大幅削减温室气体排放,至2100年,海平面或将飙升1米乃至更高。这一严峻现实正威胁着近10亿低洼沿海地区的居民。以尼日利亚拉各斯为例,今年7月,暴雨、高潮位与加剧的海岸侵蚀“联手”肆虐,导致约2000处住宅被洪水吞噬,居民流离失所,现状触目惊心。   面对这一挑战,《自然》杂志认为,城市规划与智能技术将成为沿海地区气候适应与缓解策略的关键。在此背景下,“未来海上居住”概念(旨在增强抗洪能力的未来主义定居点设计)正日益受到追捧。   从设计类型来看,目前,开发商将海洋和近海区域转化为宜居空间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人工造地、漂浮城市和两栖住房。   人工造地   将大量砂石、黏土、水泥或岩石倾倒入海洋,以形成适合建设的新陆地,全球约有50个国家进行了这样的人工造地。多哈的珍珠岛、沙特阿拉伯尼奥姆的奥克森城以及尼日利亚的埃科大西洋城等都是此类“未来海上居住”的范例。这些项目拥有标志性的建筑设计,旨在吸引跨国投资。然而,批评者指出,这些项目可能会对环境和周边社区产生不利影响。   例如,人工造地可能引发并加剧海洋酸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珊瑚礁破坏。海底疏浚会破坏海洋环境并污染水体,有可能释放出长期埋藏的有毒化合物。人工造地可能会消耗红树林和湿地等自然缓冲区,而这些自然区域原本可形成天然的碳汇,并能抵御风暴潮、海浪和洪水。尽管海堤或护岸可以缓解部分风险,但可能无法防止侵蚀或地面沉降。   此外,一些工程可能会加速温室气体排放。例如,埃科大西洋城建在数百万立方米的疏浚沙土之上,数千吨石头被运到项目现场,这些过程也会释放碳。   漂浮城市   漂浮城市属于防水的预制结构,通过相互连接的模块化系统和人工礁石永久性地安置于海洋或潟湖之上。联合国正在敦促各国政府、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合作,在风险地区推进此类城市的建设。例如,马尔代夫浮动城市设计可容纳20000名居民,每个单元售价约为25万美元。而巴拿马的漂浮舱(每个舱室可容纳两人)的售价则在29.5万美元至150万美元之间。然而,漂浮城市的长期可持续性和抵御大型风暴的能力尚不明确。   漂浮城市的前期投资较少。以马尔代夫漂浮城市为例,其耗资预计为10亿美元,但其维护成本可能相对较高,且建筑材料容易受到潮汐和海浪的腐蚀与损坏。   漂浮城市需要额外的能源来维持海水淡化和废物处理等基础设施。这些设施可能会出现故障,保险和维修费用将给居民和政府带来经济负担。为了解决这些潜在问题,政府必须更新当地的气候适应计划,同时还需要投资社会服务和关键基础设施。   两栖住房   两栖住房被固定在地面并靠水的浮力支撑,适合建造在海岸线、河流、洪泛区和城市港口或其他水位缓慢且可预测上升和下降的地区。欧洲拥有众多两栖住房,阿姆斯特丹的IJburg社区便是一个典型例子。该社区建在人工岛屿上,居住着约45000人。然而,扩大此类项目规模可能会变相鼓励人们迁入洪水高风险地区。   这类“未来海上居住”项目相对便宜。它们靠近陆地,便于接入电力、淡水和废物处理设施,从而降低维护成本。   两栖住房和漂浮城市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例如,它们可能会改变当地的风向、蒸发、阳光和热量模式。噪音和污染可能危及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和植物生命。   观点不一   人们在水上居住的概念并不新鲜,在秘鲁的的喀喀湖上,土著乌鲁族人长期居住在由树根和芦苇制成的人工岛上。从越南到柬埔寨,再到贝宁和尼日利亚,高跷屋和水上村落更是随处可见。而在阿姆斯特丹、雅加达、墨西哥城和西雅图等城市,船屋和水上市场更是早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与传统城市的基础设施不同,“未来海上居住”旨在打造高科技城市,配备太阳能发电板、深海冷却系统、医疗中心、学校、休闲区和商业设施。   支持者认为,“未来海上居住”旨在扩大住房供应、减轻土地压力、提高能效、促进环保交通和减轻洪水影响。而批评者则认为,这些项目是借科技之名,行抬高沿海、湖泊及河流周边房地产价值之实。   《自然》杂志报道称,“未来海上居住”能否帮沿海地区抵御气候变化的风险,还需综合考虑实用性、生态系统影响、公平正义和监管框架等问题。(记者 张佳欣) 来源:科技日报
  • 机器人+AI,加速进入智能时代       人形机器人“天工”缓步走来,为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启动仪式送上会徽,成为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式上最亮眼的嘉宾。   多台机器人协同完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机器人听从指令从货架上拿取对应口味的饮料交给观众;仿人机器人与观众互动进行画像及语音交互……在2024世界机器人博览会现场,记者看到机器人越来越拟人化,人工智能技术让机器人更具智能性,不局限于冰冷的机器人手臂,机器人逐渐走入商业、家庭、服务等多元生活场景,让人们看到了充满想象力的机器人世界。   人工智能迎来爆发式发展,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明珠的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正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推动人类社会加速进入智能时代。   近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机器人产业“从小到大”取得长足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机器人科技创新、应用拓展和行业治理的重要力量。截至2024年7月,中国持有的机器人相关有效专利超过19万项,占全球比重约2/3。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近三年新增装机量占全球一半以上,机器人产业营收年均增长约15%。服务机器人在家庭服务、医疗康养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特种机器人在空海探索、应急救援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走进2024世界机器人博览会现场,感受最深的变化是机器人“站起来”了,更加具备“人”的功能和特性,现场观众在与人形机器人互动后纷纷感叹:“机器人时代真的来了!”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首发亮相,全身具备28个活动关节、双手共有11个自由度;钛虎机器人发布人形机器人T230,“身高”2.3米,主要应用于搬运重物……据了解,本届博览会突出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效,共有27款人形机器人亮相博览会。自人形机器人出现以来,具身智能进入了加速发展期。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吴亚雄告诉记者:“具身智能可以简单理解为,人工智能对实体机器人的赋能。当机器人拥有了智能性,就可以和人类一样去做各种类型的工作,进一步促进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近期大火的AI大模型与机器人碰撞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记者在新松机器人展台体验了一把“机器人+大模型”应用,在操作界面用简笔画勾勒出“猫咪”的图案,系统“自动识别”指令后,机器人机械臂根据系统指令用七巧板摆放出相对应的图案。新松机器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款“机器人+大模型”应用技术,用到了语音和视觉联合多模态大模型,大模型赋予机器人理解、分析自然语言和图像的能力,让机器人可以通过语音、文字、图像三种方式进行人机交互,并根据交互内容摆出相对应的图案。”未来,该项技术可被广泛应用于物料识别与拣选、物品缺陷检测等领域。   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也让机器人更加“聪明”和“精准”。长木谷推出了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搭载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的“AI+ROBOT”骨科手术机器人ROPA,手术控制精度突破毫米级别,突破了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减轻患者痛苦等传统手术瓶颈。长木谷董事长张逸凌博士告诉记者:“在术前,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手段进行手术模拟,通过CT进行3D建模,定制手术计划,会让后续手术实施变得非常精准,让所有的手术都变成‘开卷考试’。”他以关节置换手术为例,全国每年进行骨科手术500多万台,而注册骨科医生只有1.5万人,骨科手术机器人可以大大提高手术精准度和效率,真正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科技造福于民。   随着“机器人+”应用行动的持续推进,“机器人+制造业”“机器人+医疗健康”“机器人+人工智能”“机器人+家庭服务”等场景不断拓展。未来,机器人产业创新能力将持续提升,转化为现实的新质生产力,为人们的生活增添更加丰富的智能色彩。(记者 邓聪) 来源:人民邮电报
  • “星际客机”宇航员 定于明年乘“龙”飞船返回地球       美国航天局24日宣布,出于安全考虑,搭乘美国波音公司“星际客机”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的两名宇航员,将于明年2月改乘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飞船返回地球,“星际客机”预计于今年9月初不载人返回地球。   这意味着原计划在太空“出差”8天的这两名宇航员,将要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约8个月。   首次载人试飞的“星际客机”6月5日携美国宇航员巴里·威尔莫尔和苏尼·威廉姆斯升空,6月6日飞抵国际空间站。飞船原定6月14日脱离空间站返回地球,但因推进器故障和氦气泄漏等问题,返航时间一再推迟。两名宇航员现已滞留太空两个多月。   按照美航天局公布的最新计划,这两名宇航员将在国际空间站工作至明年2月。届时他们将与另外两名预计于今年9月搭乘“龙”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一同返回地球。“龙”飞船定于不早于9月24日发射,搭载的宇航员人数将从最初计划的4人减至两人,以便给两名滞留宇航员留出位置。   美航天局表示,“星际客机”不载人返回能让该机构和波音公司在飞船返回过程中继续收集相关测试数据,同时不让宇航员“承担超过不必要范围的风险”。   美航天局商业载人项目经理史蒂夫·斯蒂克说,让“星际客机”载人返回地球需要更高的确定性。美航天局和波音公司团队已进行大量测试和分析,这些努力有助于为“星际客机”不载人返回做好准备,也有助于未来针对“星际客机”采取纠正措施。   据美航天局介绍,“星际客机”必须在“龙”飞船发射前返回地球,以给后者腾出对接口。预计“星际客机”将在9月初离开国际空间站,安全、受控地自主再入地球大气层并着陆。未来几周该机构会与波音公司协调开展“星际客机”任务结束前的各项工作。(记者 谭晶晶) 来源:经济参考报
  • 联合国倡议——以人工智能技术应对气象灾害       日前,联合国发起“以人工智能方案加强应对气候灾害韧性全球倡议”,旨在利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先进技术,加强人类应对自然灾害的韧性,减少灾害风险。该倡议由国际电信联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万国邮政联盟、国际气象组织等多个机构共同参与,是对此前“人工智能与自然灾害管理焦点组”机制的延续,将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灾害管理,以及为相关的研究创新和标准制定提供专业化指导支持。   此次发起的全球倡议,重点在于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手段实现气象灾害的早期预警,与联合国其他有关机制密切协调。倡议隶属于“人工智能用于全民早期预警”工作组,该工作组由世界气象组织“全民早期预警”倡议设立,并向其下设的跨领域科技协调小组进行工作汇报。“全民早期预警”倡议于2022年3月份由联合国秘书长发起,目标是确保到2027年,全球所有人都能被早期预警系统覆盖和保护。在全民早期预警行动计划中,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被寄予厚望,“人工智能用于全民早期预警”工作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加强机构建设,提高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于全民早期预警的贡献作用,其关键成员包括国际气象组织、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国际电信联盟和国际红十字联合会等。“全民早期预警”包括了灾害知识分享普及、灾害观测监视预防、预警信息发布交流、灾害应对能力建设四大支柱领域,根据倡议计划,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将在上述领域同步加强。   在加强气象灾害早期预警的同时,该倡议还将重点开展标准化工作。国际电信联盟在其发布的《自然灾害管理标准化路线图:趋势与差距》报告中指出,按照时间阶段划分,灾害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应对、重建等环节,现有标准对于早期环节的覆盖不足,包括生物灾害在内的自然灾害以及人为灾害也存在类似短板。虽然在很多应用场景下用到了人工智能技术,但因为缺乏标准化,因此存在数据歧视等问题,导致最终结果的可信赖度不足。为了修正有关问题,负责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工作组不仅应在建模阶段重点针对开源数据获取以及利益相关方参与树立标准,还应在应用阶段强化对决策支持体系的标准化。   总体来看,人工智能技术的特点使其在气象领域,尤其是应对气象灾害方面有着强大能力优势和广阔应用前景。在超强算力下,人工智能可以直接从气象观测数据中计算并输出预报结果;在自主学习下,人工智能可以熟练掌握天气气候机理理论,提升预测准确率。正是由于潜力突出,世界气象组织近年来高度看重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在其2024年至2027年的战略计划中,将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推动气象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是计划推出一个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短临预报示范项目,支持全民早期预警。   中国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用于气象预测上走在国际前沿。今年6月份,中国气象局发布3个人工智能气象大模型系统,分别是人工智能全球中短期预报系统“风清”、人工智能临近预报系统“风雷”和人工智能全球次季节—季节预测系统“风顺”。今年上半年,中国气象局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在30秒内生成未来10天的全球天气预报,显著提升了对强对流天气预报和台风路径预报的准确率。   正如今年5月份举行的人工智能向善全球峰会所展示的,“向善”已成为国际社会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共识性态度。联合国多个组织表示,极端气候正在成为全球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损害了几乎所有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应对气象灾害,正是其“向善”应用的最直观体现,未来有望凝聚更多国家的合作合力,帮助全人类更好应对气象灾害的挑战。(记者 梁 桐) 来源:经济日报
  • 医疗科普须严守底线       近年来,医疗科普短视频越来越受欢迎。此类视频从日常话题出发,以简洁通俗又颇具网感的语言讲述医学知识,加上身穿白大褂的医生、真实的诊疗场景,给人专业权威的印象。这类视频不仅能提高公众健康素养,在促进医患沟通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面对流量带来的商机和收益,部分视频账号内容庸俗化,甚至有非专业的网红孵化机构开通医疗领域账号,以摆拍、造假等手段,利用人们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吸引眼球博取流量,科普为假,带货卖课或导诊导流才是真正目的。   虚假摆拍是短视频创作的顽瘴痼疾,医疗领域与公众生命健康息息相关,造假的代价和危害不小,会误导公众认知,影响患者对疾病的判断。医学是门严谨的科学,容不得半点弄虚作假,这也决定了医疗科普必须以专业为底线。从长远来看,以舍弃专业为代价的流量获取,不仅有违医学伦理,还将消解整个医疗科普领域的公信力。   对待医疗科普的杂音,需从源头治理。此前不少平台已经提升了对医疗类账号的认证条件,提高准入门槛,这是对公众的生命健康负责。在此基础上,要形成常态监管,从严打击虚假科普。在近期中央网信办开展的整治行动中,特别提及“伪科普”“伪知识”混淆视听的网络乱象。视频平台要与有关部门形成合力,丰富技术检查手段,加大人工审核力度,共同维护良好生态,让内容优质、导向正确的医学科普视频更好服务公众。(郎竞宁) 来源:经济日报
  • “共享智能新未来”中国机器人产业迎来黄金机遇期       新华社北京8月26日电(记者魏梦佳、郭宇靖、阳娜)“可以背诵一首你喜欢的诗歌吗?”在位于北京亦庄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展厅内,一位观众在展台前用话筒向对面站立的一个黑发小“男孩”发问。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身着运动衣的“男孩”——一款仿生人形机器人,开始滔滔不绝地背诵古诗《将进酒》。“男孩”旁边,几个挺拔靓丽的“姑娘”同台亮相,好像科幻电影里走出的人物。   这些造型逼真的仿生人形机器人引起观众极大好奇,展台前被围得水泄不通。体验机器人制作咖啡、冰淇淋和煎饼果子的观众也排成长队。前沿机器人科技给观众带来对未来的无限想象。   由中国电子学会、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主办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21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40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聚焦机器人前沿技术和产业发展展开探讨。来自169家企业、600余件创新产品参展,其中60余款首发新品在会期发布。   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主席玛丽娜·比尔在会上表示,从工业生产到医疗保健,从家政服务到应急救援,机器人已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全球机器人市场持续强劲增长,到2023年,全球机器人总量已突破400万台。   “这一数字不仅是机器人技术迅猛发展的有力证明,更预示着智能新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物联网和5G技术的深度融合,将赋予机器人更高的智能化、灵活性与效率。”她说。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快速、规模持续扩大,已成为全球机器人产业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中国持有的机器人相关有效专利超过19万项,占全球比重约三分之二;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近三年新增装机量占全球一半以上;服务机器人在家庭服务、医疗康养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特种机器人在空海探索应急救援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表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处于创新爆发期,特别是人工智能赋能机器人的效果愈加彰显,通过充分挖掘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特种行业、家政服务等领域的应用需求,可拉动新的消费,催生新的产业,扩大新的就业,形成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北京、上海、浙江、成都等地正着力打造机器人产业高地。记者从此次大会上获悉,去年,北京机器人产业总收入超200亿元,企业数量超400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家、居全国首位。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北京经开区已拥有机器人生态企业百余家,其中半数以上为专精特新企业,产值规模近百亿元,占全市机器人产业的50%。   “与家庭机器人相比,我们更希望能开发一些在危险、恶劣环境下从事特定工作的机器人。”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算法专家孙云哲说。例如,特高压操作中的高压电合闸通常需要工人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操作,异常危险。今年下半年,他们计划与一家电力企业合作,研发一款应用于这项工作的机器人。   在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各种机械手臂的“全能”操作也让观众惊叹不已。来自山东的工业机器人企业——烟台艾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首次参加大会,专门带来多台210公斤六轴机器人,伸展2.7米长的钢铁手臂,为观众现场展示汽车自动化焊接技术。   “我们研发的机器人可以用于打磨、焊接、搬运等多种场景,目前已出口10多个国家,市场销量不错。我们已经报名了下次展会,希望能与国内外展商加强联系,共商合作。”该企业北方区总监张豪说。   “人机共融的智能时代已经加速到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大会上表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创新正在驱动机器人技术和产品发生蜕变,产业链加速重塑。当前中国正在深入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推动机器人赋能千行百业,机器人应用深度和广度迈向更高水平。 来源:新华网
  • 中国数字经济活力与创新能力表现突出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专利统计分析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全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创新高度活跃,中国市场活力与创新能力表现突出。   从全球看,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全球发明专利授权量为88.8万件,同比增长11.7%,占全球发明专利授权量的比重为44.4%,较2016年高5.8个百分点。截至2023年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全球发明专利有效量为652.4万件,占全球发明专利有效量的44.5%。   从中国看,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为40.6万件,同比增长21.2%,占发明专利授权量的44.1%,较2016年提高13.5个百分点。截至2023年底,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有效量为195.3万件,占发明专利有效量的39.1%,其中,国内160.2万件,占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的39.2%。   报告指出,全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创新高度活跃,中国市场活力与创新能力表现突出。数据显示,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全球发明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11.7%,比全球发明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速高2.8个百分点;2016年—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全球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速达7.3%,高于同期全球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速2.1个百分点。从技术来源地看,2023年,获得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全球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前10的国家依次是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德国、法国、瑞典、英国、加拿大和荷兰,中国同比增速最快。   报告指出,当前,数字产品制造业为全球专利布局重点,数字要素驱动业为全球创新增长热点。专利规模方面,数字经济核心产业4个大类中,2023年,数字产品制造业全球发明专利授权量最多,为45.4万件,占比达51.2%;随后依次为数字要素驱动业,为25.8万件,占比达29.1%;数字技术应用业为17.5万件,占比达19.7%;数字产品服务业。截至2023年底,数字产品制造业全球发明专利有效量最大,为383.0万件,占比达58.7%,随后为数字要素驱动业,为155.4万件,占比达23.8%。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海外专利布局逐步加大,三方专利量排名升至全球第3。数据显示,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海外发明专利授权量由2016年的2.1万件增加到2023年的4.8万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技术出海”趋势显现。   此外,更多企业参与数字技术创新,国外更加重视在华数字技术专利布局。2023年,共有6.4万家企业在我国获得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授权,较上年增加1.4万家,同比增长27.7%,高于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企业数量同比增速。截至2023年底,我国国内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有效发明专利中,企业拥有116.7万件,占72.8%,较同期国内有效发明专利中企业所占比重高1.6个百分点;涉及国内企业15.5万家,同比增长24.7%。   与此同时,报告指出,我国数字产品制造业专利优势尚不明显,产学研协同创新有较大潜力。截至2023年底,国内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有效量中,数字产品制造业占比为46.6%,而国外在华这一比重为61.8%。从反映技术专业化水平的显性技术优势指数(RTA指数)来看,数字产品制造关键基础环节尚不具备比较优势。 (作者:苏晓) 来源:人民邮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