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讯
  • 构筑“人工智能+”新增长极       当前,以“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正在各地火热推进。这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抢抓产业发展新赛道、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推动人工智能应用落地,涉及技术创新、应用创新、生态创新和治理创新等诸多方面,需要形成政策组合拳,充分释放“人工智能+”在千行百业中的创新价值。   在发展模式上构建研用互促、供需迭代的创新机制。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Sora、Gemini、文心一言等各种大模型的智能问答、文生图片、文生视频以及物理世界模拟等功能日益成熟,遥遥领先于现实应用需求,亟待加强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应用。纵观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一直呈现技术突破热潮之后由于应用落地滞后而快速归于沉寂的波浪式发展态势。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是要更好地衔接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各个环节,形成供需迭代的良性循环。通过“人工智能+”以研创用,加强前沿创新领域研发力度,充分发挥颠覆性技术的阶跃效应,加快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拉动传统产业在数智转型上形成质的飞跃。通过“人工智能+”以用促研,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应用场景优势,加速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落地,更好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发展方向上形成通专结合、互为支撑的创新局面。眼下,人工智能创新形成了通用大模型和垂直大模型两条赛道。其中,通用大模型具有突破力度大、带动作用强、应用范围广的显著优势,同时也有技术门槛高、训练成本高、应用落地慢的不足。而垂直大模型聚焦具体的行业应用场景,具有精准度高、专业性强、训练成本低、应用落地快的比较优势。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要充分发挥两种技术路线的比较优势,形成通专结合的技术创新组合,引导创新资源在两条赛道上均衡布局。聚焦技术创新前沿,努力推进通用人工智能的创新突破,避免被传统应用场景和商业利益束缚创新空间。还要在通用大模型基础上,结合具体行业领域的应用需求,加快垂直大模型在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的应用落地,形成“沿途下蛋”的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形成通用大模型支撑垂直大模型发展、垂直大模型促进通用大模型落地的“1+N”创新局面,提高“人工智能+”行动的综合效益。   在发展动力上营造龙头带动、共创共赢的创新生态。人工智能创新是技术密集、人才密集、资本密集、数据密集的创新活动,对算力、算法、数据的门槛要求都很高。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推动人工智能创新要素向创新龙头和独角兽企业适度集聚,集中优势资源,着力实现智算芯片创新突破,加快国产人工智能通用框架、并行加速、AI编译器等基础软件自主研发,提高创新锐度。也应注重创新生态培育,探索人工智能开源创新模式,推动人工智能算力资源的调度配置,促进高质量语料库和数据集的共建共享,加快大模型与人形机器人的融合创新,形成产业上下共创共享的创新生态体系,全方位提高我国“人工智能+”的创新集成度,在全球人工智能竞争中走在前列。   在发展环境上优化包容审慎、协同共治的治理体系。在赋能千行百业数智转型的同时,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也带来了道德伦理、算法正义、个人隐私、知识产权等一系列新的治理挑战,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构建兼顾道德伦理、创新趋势等方面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加快人工智能相关立法研究,清晰划定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底线,科学处理好人与机器、技术与道德、创新与保护、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创新人工智能治理工具和手段,形成以“AI治理AI”的新手段。加强人工智能治理的国际合作,推动形成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共识和创新合作。   (王晓冬 作者系国家信息中心公共技术部正高级工程师) 来源:经济日报
  • 新华鲜报|把“数”用好!首个聚焦数据要素应用的大赛来了       数字时代,海量的数据在流动。最新信息显示,2023年我国数据生产总量预计超32ZB,如何让这些数据创造更多的价值?   由国家数据局会同有关部门举办的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9日在安徽合肥正式启动。这一国内首个聚焦数据要素开发应用的全国性大赛,就是为了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把“数”用起来,把“数”用好。   我国数据生产量和存储量持续快速增长,数据资源规模保持全球第二位,金融、工商、交通、电信等领域的数据产品日益丰富,在主要数交所挂牌的产品数量超过1.3万个。   今年年初,国家发布的关于“数据要素×”的行动计划提出,到2026年底打造300个以上示范性强、显示度高、带动性广的典型应用场景。   正如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现场所说,释放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关键是在千行百业中创造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在创新应用中探索流通路径、提升数据质量。   这场持续约5个月、由地方分赛加全国总决赛共同组成的大赛,比的正是数据要素的新应用,赛的正是数据流通的新场景,瞄准的是数字经济这一新赛道上的更多新可能,以推动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不同于一些传统的看得见的技能比赛,一种生产要素如何进行比赛?把“数”用活,靠的是创新举措。   从主体看,企业、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校等均可参赛,鼓励产学研用等主体联合参赛,通过跨行业、跨专业、跨领域的“跨界融合”,打造创新解决方案。   从内容看,设置了12个赛道,以行业真实需求出题,让行业实际应用答题。   本次大赛的参与者将做好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开拓者”和“领航者”,探索有价值、有实效、可复制的优秀解决方案,将行业发展的难点痛点转化为“新增长点”,让数据在促进降本增效、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中切实发挥作用。   比赛的一个特点是创造更多方案与应用的结合、技术与产业的碰撞,让大赛成为破解行业发展难点的创新高地。   试想一下,对固体废物处理利用等环节数据的创新可帮助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共享文物病害数据、保护修复数据以加强文物数字化保护能力,利用科技、环保、工商等多维数据提升实体经济金融服务水平,更多的解决方案将随着大赛走进生产生活,推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   为了让更多的优质项目加快成果转化,进入全国总决赛的团队将获得大赛组委会提供的产融合作资源支持和供需对接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全国总决赛优秀获奖团队可申报各地方分赛主办单位提供的相关人才招引项目。   接下来,各个省份的分赛将次第展开,因地制宜不断拓展赛道选题。   辽阔的西部地区,风光电资源丰富,清洁能源产业发达,积累大量数据样本,适合探索更多“数据要素×绿色低碳”方案;拥有众多制造业企业的长三角和珠三角,便于形成应用范式并在区域内推广,促进工业转型升级,适合开展“数据要素×工业制造”项目……   随着更多场景“拿出来”、更多主体“动起来”、更多数据“活起来”,更多数据要素价值将释放出来。   策划:陈芳   统筹:韩洁、杨丽萍   记者:严赋憬、张晓洁、何曦悦   编辑:苗夏阳 来源:新华网
  • 新研究:基因编辑疗法可改善遗传性眼病患者视力       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 “莱伯氏先天性黑蒙症10型(LCA10)”是一种较罕见的遗传性眼病,患者会因视网膜病变而失明。美国俄勒冈卫生科学大学日前发表公报说,一种基因编辑疗法在治疗该病的临床试验中取得显著效果,约79%的受试者表现出可测量的视力指标改善。   俄勒冈卫生科学大学发布的新闻公报说,这项临床试验由该校和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马萨诸塞眼耳科医院等机构合作开展,对美国埃迪塔斯医药公司基于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开发的候选疗法进行了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这种疗法靶向名为CEP290的基因,这种基因指导合成一种对视网膜功能至关重要的蛋白质。CEP290基因发生突变的人患有一种较罕见的遗传性眼病,即“莱伯氏先天性黑蒙症10型”,患者会因视网膜病变而失明。   从2020年至2023年2月,共有12名成人和两名儿童志愿者参与了该临床试验。研究团队利用CRISPR基因编辑疗法对他们的一只眼睛进行了治疗,并通过4项指标评估治疗效果,分别是最佳矫正视力、视网膜灵敏度、视觉导航功能以及与视觉相关的生活质量改善。   试验结果显示,有11名受试者(约79%)在四项指标中至少有一项有所改善;6名受试者(约43%)有两项或多项指标有所提升;6名受试者(约43%)与视觉相关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4名受试者(约29%)表现出有临床意义的最佳矫正视力改善,或识别图表上的物体和字母的能力提升。研究团队未报告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   研究人员说,这款基因编辑疗法在早期试验中表现出潜力,但未来还需要更多研究确认哪些患者可以从中受益。下一步研究将检验用药理想剂量,治疗效果是否对某些年龄段患者更明显等。   相关论文已发表在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来源:新华网
  • 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有力支撑青藏高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助推青海交通高质量发展对接会5月10日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会议聚焦科考成果就地转移转化,将助推青海道路工程绿色建设与科学养护。   自2019年以来,“冻土冻融灾害与重大冻土工程病害”专题科考团队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开展了深入调查。   针对气候暖湿化背景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退化、冻融灾害多发等问题,团队揭示了热融滑塌、热喀斯特湖等典型冻融灾害的时空演化过程和形成机制,建立并完善了典型冻融灾害的精细化监测预警技术体系,研发系列新型防治措施,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减灾提供了决策依据和科技支撑。   同时,团队系统查明了青藏公路、青藏铁路等重大冻土工程病害的发育机制,通过长期监测分析与模拟,揭示了典型病害的发展过程,研发了系列新型病害防治措施,为现役工程稳定性维护和未来重大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本次对接会旨在进一步深化院地合作,促进科考成果与交通建设紧密结合,推动科考成果就地转移转化,为青海寒区道路工程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对于青海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相关科研院所和高校通过科研创新,为青海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持。青海省科学技术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青海科技部门将依托第二次青藏科考,助推优秀科考成果转化落地,促进跨区域合作和资源共享,推动青海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记者陈杰) 来源:新华网
  • “AI面试”的不只是求职者       春招期间,“AI面试”登上了各大社交平台热搜。“AI面试官”根据求职者作答时的语言和表情,判断人才能力和岗位匹配度,的确可以提高企业招聘效率。但要用好AI这一面试“神器”,让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考验的不只是求职者。   如今,AI技术飞速发展,人才选拔作为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场景,引入AI辅助无可非议,但过于依赖AI,难免缺少了人才选拔所应具备的全面性和科学性,程式化的题目、千篇一律的答案,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面试的鉴别作用。   理想的面试,应该是一场具有人情味的真诚沟通,是真才实学和真情实感的双向选择。   首先,用人单位要更加注重人才选拔的全面性。一方面,要不断更新AI技术手段,设置精细化追问,尽可能精准、全面地获取人才信息,还要及时更新面试题库,避免试题的套路化、程式化。另一方面,要综合多种评价手段考量人才,如采用真人面试、无领导面试、集体面试等。   其次,求职者要“以不变应万变”。针对“AI面试”,社交平台上已有五花八门的“通关攻略”、面试题库、答题模板……事实上,求职者在熟悉“AI面试”特点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不断拓展自身行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无论面试官是虚是实,都可以自信从容应对。   最后,各大高校也应适时为毕业生搭建数字化就业平台。利用大模型优化简历、匹配岗位、进行模拟面试演练等,通过这些与时俱进的措施,让毕业生提前熟悉“AI面试官”,打好就业“提前量”。(作者 周倩莹) 来源:科技日报
  • 提升算力服务一体化水平       工业和信息化部前不久表示,我国算力实现每秒230百亿亿次浮点运算。下一步将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算力服务企业,打造全国统一算力服务大市场,降低中小企业用算成本。当前,算力作为一种新型生产力,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的关键环节,对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算力规模稳步增长,截至2023年底,算力总规模达到230EFLOPS,即每秒能完成230百亿亿次浮点运算。2022年初,我国全面启动“东数西算”工程,拟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至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两年多来,八大枢纽节点和十大数据中心集群在建设层面均取得重要突破,为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也要看到,眼下还存在算力布局不均衡、调度不完善、算网传输不畅通、安全不保障、算力不绿色节能等问题。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就要统筹全国各地方的算力资源,形成算力资源的集合应用,充分利用各地区比较优势,提高算力资源的整体使用效率和经济性。为此,应坚持以一体化算力体系为目标,从算力布局、调度、算网传输、资源安全、绿色算力等层面施策。   统筹算力科学布局。合理设计算力资源结构,整体提升数据中心上架率。各地区应避免出现重复建设数据中心现象,造成资源浪费,“适度超前”不是“过度超前”,要结合自身需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各地区优先使用国家枢纽节点算力资源。   构建算力调度体系。打造全国一体化算力调度平台体系,整合西部枢纽节点的闲置算力资源,鼓励西部算力枢纽节点地区与东中部算力需求旺盛地区开展算力协调调度。探索建立能够平衡算力供给方、需求方、调度平台运营方等各方需求的商业模式,实现算力服务统一交易和售卖,推动算力市场规范化发展。   提升算网传输效能。发挥东西部资源优势,建设东西部高速直连网络,提升算力网络的整体效能,让算力像水、电一样“即连、即取、即用”。推进低时延、高带宽的新型网络技术在“东数西算”工程中应用,打通国家枢纽节点与非国家枢纽节点间的网络主干道,提升算力网络的传输性能和响应速度。   保障算力资源安全。算力的流动建立在高效的数据流动基础上。针对当前数据流动不畅等问题,应打破数据流通和区域壁垒,探索构建统一数据标准流通体系,促进数据流通体系与算力支撑体系协同运行。强化技术攻关,提升国家枢纽节点自主防护能力,确保算力资源有效利用和信息安全。   推进绿色算力发展。加快形成绿色算力评估标准,建立绿色算力产业链创新体系。积极发展源网荷储一体化的绿色能源产业,逐步实现枢纽节点算力交易,探索分布式新能源参与绿电交易,降低数据中心的用电损耗成本,为构建环保、高效、可持续的绿色算力生态系统提供坚实基础。(毛丰付 魏亚飞) 来源:经济日报
  • 拓展数字消费新空间       一段时间以来,从淄博的烧烤到天水的麻辣烫,从“尔滨”的雪花到上海的“繁花”,火爆全网的“顶流”带动了文旅消费新热潮。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消费场景融合,文旅消费实现从“流量”向“留量”的转化。这背后,数字消费的助力不可忽视。   随着在线医疗、智慧旅游等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不断涌现、逐步发展,数字消费不仅在需求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也在供给端推动着相关行业的深刻变革,拓展了消费增长新空间。这种消费模式,已成为促消费政策的重要抓手之一,有助于推动技术应用创新,促进产业与消费双升级,对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也起到重要作用。   从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数字消费都是关注的重点之一。商务部不久前印发的《数字商务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要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数字消费提升行动落地实施,打造“4+N”网络消费矩阵,开展“全国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数商兴农庆丰收”“丝路云品电商节”4个全国性网络促销活动,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开展系列配套活动。同时,商务部还将今年定为“消费促进年”,具体举措之一就是要大力发展数字消费……一系列扎实举措印证着“数字”对百姓生活的深刻改变,也将起到提振消费的积极作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为3.3万亿元,同比增长12.4%。数字消费成为新增长点,智能穿戴装备和电子音像制品分别增长30.9%和23.4%。   数字消费领域增长空间广阔,但依然存在基础设施不足、服务能力偏弱、监管规范滞后等亟待补齐的短板弱项。举例来说,2023年,全国12315平台接收网购投诉举报1261.1万件,占投诉举报总量的56.1%;又如,适宜老年人和残障人士使用的智能技术相对欠缺,专用智能化终端产品仍显不足等。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从更好满足人们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的需求入手,立足区域禀赋、资源优势,在完善基础设施、促进数实融合、保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努力实践、深入探索。唯有如此,数字消费才能在拓宽经济增长空间、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等方面发挥出更大作用。   (年 巍 中国经济网供稿) 来源:经济日报
  • 星空有约丨行星大气逃逸如何驱动?我国科学家有新发现       新华社昆明5月9日电(记者严勇)太阳系外是否存在像地球这样可以居住的行星?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科学家首先要搞清楚,这个行星是否具有可宜居性,而大气是否长期存在颇为关键。若行星发生大气逃逸,会变得像火星这样荒凉,不适宜生命居住。因此研究不同物理机制驱动下的行星大气逃逸过程尤为重要。我国科研人员巧妙使用恒星行星系统的基本物理参数,对行星大气的逃逸机制做出清晰的判定和分类,推进了人们对行星大气逃逸的认识,为下一步研究行星可宜居性和行星大气演化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一研究成果5月9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学》上。   论文作者、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郭建恒研究员介绍,围绕着恒星公转的行星的大气可能会因为多种原因离开行星进入太空。其中,上层大气以整体的行为猛烈离开行星的方式被称为流体大气逃逸。流体大气逃逸在太阳系行星的早期可能发生,如今这种猛烈的逃逸方式在地球等行星中已不复存在。然而通过空间和地面望远镜观测发现,流体逃逸在一些离宿主恒星很近的系外行星上一直存在,不仅改变了行星的质量,还影响了行星的气候和宜居环境。   研究发现,低质量系外行星的流体大气逃逸可以由行星内能、恒星潮汐力拉拽或恒星的极端紫外辐射加热单独或共同驱动。在该项研究之前,研究人员需要依赖复杂的模型来判断一颗行星上的流体逃逸究竟是由哪种物理机制驱动,且得到的最终结论往往并不明确。借助郭建恒主导的这项研究成果,仅使用恒星和行星的基本物理参数,如质量、半径和轨道距离等就可对低质量行星流体大气逃逸机制做出分类。   郭建恒说,在那些低质量和大半径的行星上,若行星有足够的内能或较高温度,便可驱动大气逃逸。研究发现使用经典的金斯参数,即行星内能和势能的比值,就可对上述逃逸是否发生做出判断;对于内能无法驱动大气逃逸的行星,该研究通过引入恒星的潮汐力,定义了一个改进的金斯参数。“通过它,我们就能对恒星潮汐力和极端紫外辐射在驱动大气逃逸上的角色进行区分。”   《自然·天文学》多位审稿人评价,研究者提出了一个简单新颖的方法来判断大气逃逸类别并将其系统化,对了解系外行星的星族统计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人类对宇宙中其他潜在宜居行星的探索不断深入,这项研究发现将帮助我们更好理解这些遥远世界的环境和演变历程。 来源:新华网
  • “深蓝2号”大型智能深海养殖网箱陆地完工 当日,山东青岛造船厂建造的“深蓝2号”大型智能深海养殖网箱实现陆地完工。据介绍,该网箱总高度71.5米,直径70米,全潜状态设计养殖水体达9万立方米,是目前我国应用海域最远、适用水深最深、养殖水体最大、功能性能最先进的深远海养殖网箱装备。该养殖网箱通过搭载自动投喂系统、水文水质气象测量系统、水下成像系统、水下补光系统及生物量监测系统等智慧化养殖设备,可实现陆海联动,搭建一体化数字化管理模式,逐步实现深远海无人养殖功能。新华社发(梁孝鹏摄) 来源:新华网
  • 激发居民以旧换新消费热情       商务部9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介绍,刚刚结束的“五一”假期,消费市场繁荣活跃、亮点纷呈。   消费市场活力足。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节日期间,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比去年同期(2023年4月29日—5月3日)增长6.8%。各地商圈人气旺盛,36个大中城市重点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15.1%。线上消费较快增长,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5.8%。   以旧换新受欢迎。各地积极组织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系列活动,通过政府补贴、企业优惠、信贷支持等多种方式,激发居民以旧换新消费热情。节日期间,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汽车、家电、家具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8%、7.9%、4.6%。   服务消费人气旺。节日期间,商务部重点监测餐饮企业销售额增长7.1%,部分电商平台住宿销售额增长6%。旅游市场热度攀升,国内出游人次同比增长7.6%,出游总花费增长12.7%。“五一”档全国电影票房达15.27亿元,超过去年同期水平。(记者王珂)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