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讯
  • AI模型准确进行天气预测与气候模拟       《自然》23日报道了一种人工智能(AI)模型。该模型名为“NeuralGCM”,结合了流体动力学与神经网络,能进行准确的天气预测和气候模拟。模型超越了部分现有模型,与传统模型相比,有望节省大量算力。   一般环流模型(GCMs)能表示大气、海洋和陆地的物理过程,是天气和气候预测的基础。而减少长期预报的不确定性以及估算极端天气事件,则是气候预测的关键。机器学习模型一直被认为是天气预测的一种替代手段,它们在节省算力成本方面具有优势,但在长期预报方面的表现常常不如一般环流模型。   鉴于此,美国谷歌研究院团队设计了“NeuralGCM”,这个模型结合了机器学习和物理方法,能进行中短期天气预报以及几十年的气候模拟。该模型对1—15天预报的准确率能媲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最好的传统物理天气模型之一)的预测结果。对于最多提前10天的预报,“NeuralGCM”的准确率与现有机器学习技术不相上下,有时甚至更好。   “NeuralGCM”的气候模拟准确率与最好的机器学习和物理方法相当。当团队在“NeuralGCM”的40年气候预测中加入海平面温度后,他们发现,模型给出的结果与从ECMWF数据中发现的全球变暖趋势一致。新模型在预测龙卷风及其轨迹方面也超过了已有的气候模型。   团队总结道,这些结果共同表明,机器学习是提升一般环流模型的一个可行手段。(记者张梦然) 来源:科技日报
  • 云南天文台探测到超新星激波突破信号       记者24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由该台研究员张居甲领衔的国际合作团队,近期成功捕捉到超新星的爆炸激波冲破其外围致密星周物质的壮观瞬间。这一成果不仅加深了人们对于超新星激波爆发物理机制的认识,还为揭示恒星晚期演化与死亡之谜提供了新的关键线索。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上。   激波突破是超新星爆发后最早期的电磁辐射事件。它能揭示恒星死亡瞬间的极端物理过程,包括激波的形成、传播及其与恒星表面和周围物质的相互作用,可为研究超新星爆炸机制提供宝贵的线索。通常,激波突破发生的时间非常短暂,仅持续几秒钟或几分钟,因此极难被探测到。   “超新星SN 2024ggi的爆发给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张居甲介绍,这颗超新星位于NGC3621星系,距离地球约2000万光年。研究团队利用云南天文台丽江2.4米望远镜、欧洲南方天文台10米甚大望远镜、意大利伽利略国家天文台3.6米望远镜等先进天文设备,在爆炸最初的几十小时内交替进行高频光谱监测,成功捕捉到激波突破信号,揭示了复杂的激波传播过程。   在爆发后的13.9小时至16.2小时内,研究人员通过丽江2.4米望远镜的4次光谱观测,发现被激波激化的星周物质维持在相对较低的电离状态。然而,几个小时后,这些物质便达到了相当高的电离状态,说明激波为星周物质注入了大量的能量,并逐渐突破其阻碍。基于所观测的信号,研究人员精确计算出激波突破的时间和区域,并对星周物质的密度及分布作了科学的测算。   通过捕获这颗超新星激波突破信号,研究团队得以探究其前身星在最后阶段的演化,为揭开恒星死亡之谜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这项研究不仅有助于天文学界更好地理解超新星爆发的初期过程,以及激波在非对称的星周物质中传播的特性,还进一步提升了人们对恒星演化和超新星爆发事件的整体认识。(记者赵汉斌) 来源:科技日报
  • 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迎来新发展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可穿戴设备市场注入了新动力。随着科技巨头陆续推出相关新品,在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同时也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的产品选择。   三星电子日前举行了Galaxy新品中国发布会,推出多款智能穿戴新品,其中新推出的三星Galaxy Ring智能戒指备受外界关注。小小一枚戒指戴在手上,可以提供心率警示、睡眠追踪、健身数据记录、久坐提醒等服务,还可以通过手势进行拍照、关闭闹钟等操作。业内分析认为,凭借三星的品牌影响力和在消费电子领域的竞争力,本次推出的新品有望为可穿戴市场带来新的活力。   目前,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功能主要集中于健康监测和跨终端交互联动,可以看作是手机的延伸。2011年,智能手环鼻祖Jawbone推出第一款运动手环产品,拉开了智能可穿戴产业的发展序幕。苹果Apple Watch、AirPods等产品将可穿戴市场的热度推向高潮。市场研究机构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1年,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由1.35亿台增至5.33亿台。但2022年后,可穿戴设备创新性不足,需求减弱,出货量大幅衰减。不少厂商将目光转向眼镜、耳机、戒指等品类。例如,科技巨头Meta与法国眼镜制造商依视路合作推出的“RAY-BAN(雷朋)|Meta”系列智能眼镜,在镜架上搭载了摄像头、麦克风、扬声器,可以拍摄照片和视频并直接分享到社交平台,经迭代后的第二代眼镜广受欢迎,推出4个月后销量就超过100万台,成为近期最受关注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之一。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可穿戴设备市场注入了新动力。今年年初,“RAY-BAN|Meta”系列眼镜上线了AI功能,有分析认为,AI和轻量化正是这款眼镜吸引消费者的优势所在。智能戒指行业领先的芬兰公司Oura在其产品Oura Ring上推出个人AI健康顾问,可以为用户提供短期和长期健康建议。澳洲医疗器械公司Opuz的产品Opuz Ring将新的传感技术和人工智能结合,无需针头、皮肤贴片和刺破手指便可随时监测用户血糖。美国科技公司Humane推出的可穿戴AI计算机Ai Pin更是作出“替代手机”的尝试,这种安置在服装上的微型投影可以投屏在手掌上进行交互,旨在充当用户的助手和“第二大脑”……在AI赋能下,可穿戴设备有望为用户带来更智能、更便捷的体验。   IDC预计,2024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5.597亿台,增长10.5%。预计到2028年底,出货量将增至6.457亿台,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6%。随着科技巨头陆续推出相关新品,在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同时也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的产品选择。无论是与智能手机更深度协作,还是剥离智能手机生态独立发展,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涌现出的创新产品都值得人们期待。(周明阳) 来源:经济日报
  • 育人才促创新 改革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对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作出部署,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愈发需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要打通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国家强的通道,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科技竞争优势,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一体”改革统筹部署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合为一个部分作出专章部署,而从三中全会公报来看,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单列一段,提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上指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此,全会《决定》对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充分体现了对创新本质和规律的深刻洞察。”怀进鹏说。   “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成长离不开教育,人才为科技发展提供智力承载,科技推动教育实现现代化发展。需要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真正打通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国家强的通道。”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丁明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面向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围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怀进鹏指出,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决定》强调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   “随着产业升级持续深入,对交叉新兴学科人才需求也在增长。”吉林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黄河指出,“在此背景下,《决定》提出的‘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正逢其时。建议聚焦学科交叉前沿领域,布局数字人文、生命健康等具有前瞻性的学科交叉方向和领域,用好学科交叉融合催化剂,建好学科交叉中心试点,培育学科新增长点。”   丁明磊也认为,需要健全创新人才全链条自主培养体系,建立完善以国家战略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国家重大项目和重大人才工程为牵引、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参与的育人模式。同时加大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力度,依托企业研发平台带动创新团队培育。   体制改革激发科创新活力   围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决定》也作出一系列部署。《决定》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等。   近年来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持续推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全年我国共签订技术合同95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61476亿元,同比增长28.6%。   不过,北方工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兼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李全明也指出,当前一些高校的科技创新成果还存在着“没得转”“不会转”“不想转”“转不好”的现实困境。   “在推动研发成果与产业进一步有效对接上,面向高校和产业需求两端,既要加强有潜力的成果系统性挖掘和评估,也需要围绕重点领域,不断深入了解企业的具体技术需求,推动双方高效衔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杨小牛说。   科大硅谷服务平台(安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海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特别是随着科技创新的深入发展,转化所需要的资源和支持愈发多元。“需要以市场化为导向加快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互动,如《决定》所提,‘加快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集中各类资源促进成果转化。”吴海龙说。   强化激励机制为人才松绑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决定》强调“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   “人才的激励离不开树立正确的人才评价体系,关键在于真正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等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李全明说,“人才评价不仅需要站在更加长远的周期来建立长效评价机制,还需要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类型,制定符合科学规律的评价方法,以此更好发挥人才激励效果。”   在丁明磊看来,发挥人才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为人才松绑。“《决定》提出的‘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权’等内容就意在激发更多人才主观能动性。通过向用人主体授权,采取更加多样化、针对性的赋权分配机制,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 (记者 袁小康 王菲 孟含琪 胡戈) 来源:经济参考报
  • 人形机器人产业“火热”背后的冷思考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逐步成熟和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人形机器人逐渐进入公众视野。面对人形机器人的“热”,行业人士表示应有冷思考,对于人形机器人行业的“一高五难”需有清楚认知,推动人形机器人发展需以应用驱动研究。   人形机器人热度高   前不久在上海举办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人形机器人是重点展示方向之一。在大会场馆入口,来自国内15家企业和单位的人形机器人“方阵”十分显眼,吸引了大量观众。据不完全统计,此次大会上总共约有45款智能机器人在现场展示,其中包括25款人形机器人。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显示,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正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数百亿美元的规模。   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表示,当前人形机器人的重点并不在“人形”,而更多体现为芯片、传感器、软件、人工智能、通信、机械、材料等诸多前沿技术综合应用的集合。“要有智慧的大脑、敏捷的小脑、灵活的肢体,人形机器人正在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蕴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近年来,上海充分发挥机器人产业基地雄厚、产业链配套完整、产业生态丰富等优势,已将人形机器人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新赛道,市区协同、强化推进,平台载体服务能级全面提升。记者了解到,全国首个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今年5月在上海浦东揭牌,其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青龙”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亮相。“青龙”身高185厘米、体重80千克,全身多达43个主动自由度,即便是柔软的面包,也能在抓起时保证面包不变形。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庄木弟表示,上海将打造集技术研发、成果孵化、人才培育、平台支撑为一体的创新生态。上海将与江浙皖携手联动,初步形成辐射长三角的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产业链。同时,持续推动示范应用落地,以重大场景设计为牵引,推动人形机器人应用落地。   产业应用面临挑战   记者了解到,人形机器人产业落地应用正在加速。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二代(Optimus)展台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Optimus已经借助视觉神经网络和FSD芯片,在特斯拉工厂模仿人类操作进行电池的分拣训练。   作为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入口处人形机器人“十五罗汉”之一,傅利叶通用人形机器人GR-1银行大堂经理场景训练基地已于近期在建行上海浦东分行正式启用。   傅利叶智能CEO顾捷表示,GR-1可在银行大堂引导客户、分流叫号,并对客户进行简单的反诈骗培训。“目前可以实现的功能更偏向于与人类进行语言交互。我们希望下一步实现的功能可以更多地与身体结合在一起,比如通过一些肢体语言和行走能力,能够完成迎宾接待、巡逻,甚至存取款、文本装订等工作。”   为何当下的人形机器人更多偏向于语言类交互?国双科技董事长祁国晟介绍,这与大模型训练数据的获取有关。“我们今天看到的语言大模型,比较容易在互联网上获取质量较高的训练数据,但是深入到产业场景,其业务环节不断产生的数据不易获取,推进过程相当复杂。这不是几个企业、几个学校就能推进的,而是需要建立一个新时代的创新联合体。”   北京大学助理教授、北大-银河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主任王鹤也将数据称作人形机器人产业“本体之外最大的挑战”。他以人形机器人分拣电池这一功能的实现举例,该功能看似简单,但数据的采集需要消耗大量资金和时间。因此,能否高效获取训练数据,将关乎行业“商业模式是不是良性、能不能运转起来”。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也表示,关于人形机器人的场景落地和产业应用的话题热度很高,但行业仍需要“冷思考”,原因在于人形机器人发展路太长、难度也很大。“我们把人形机器人当前面临的问题总结为‘一高五难’,即硬件门槛高、软件算法难、软硬解耦难、知识积累难、人才聚集难、安全应用难。”   开源开放构建生态   业内人士指出,更好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开源开放、构建生态将是重要一步。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的“青龙”为全球首款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开源公版机。   “相比两年前,现在人形机器人产业已蓬勃兴起。大家此时的一个共同想法,就是如何打造我们国家人形机器人的底座技术。我们的途径就是开源,我们团队希望每年发布一个新版,大家拿到我们的设计参考更能有的放矢进行很多机器人方面的创新。”江磊称。   以当前行业普遍提及的“高质量训练数据缺乏”为例,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将提供标准化的数据采集工具,以及基于数字孪生系统完成的快速数据二次评估。此外,中心还将构建开放、开源的标注工具,鼓励生态联盟单位一起加速数据集构建,通过开源数据场景和行业专用数据赋能应用。   记者了解到,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面向民生服务、制造业、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特种环境,2024年计划在上海打造100家人形机器人训练场。所谓训练场,即数据生产和数据规模化场地,这里会建设实时标定系统、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反馈系统,通过数字孪生来生成合成式数据,通过异构人形机器人打造真实和生成式数据。   傅利叶以机器人本体的生产制造见长,此前其生产的外骨骼机器人已经在医疗康复领域进行了很多应用。顾捷表示,傅利叶已经在与应用场景提供方、几家大模型厂商进行积极接触,搭建行业生态圈。   此外,还有多位行业人士表示,推动人形机器人发展一定要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需以应用驱动研究,不能开发得过于宽泛。在一些人类难以完成工作的环境,如真空、高温高压等场景,人形机器人将有广阔应用天地。(记者 杜康) 来源:经济参考报
  • 载人登月火箭三级发动机完成长程高空模拟试验       记者23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获悉,未来将用于载人登月的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其三级液氢液氧发动机近日完成了高空模拟环境长程试验,验证了该发动机在太空中长时间工作的可行性,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试验在我国新建成的垂直高空模拟试验台完成。这是我国首个垂直高空模拟试验台,由载人航天工程支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01所设计建设,是目前国际上试验时间最长的氢氧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台,将大幅提升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能力。   据悉,本次试验成功,标志着我国液氢液氧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具备了千秒量级能力,将有力支撑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的顺利开展。(记者付毅飞) 来源:科技日报
  • 复杂环境下北斗无人机作业性能检测体系建成       记者近日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电科院”)获悉,该院高压所智能巡检技术研究室与信通所电力北斗质检中心携手,在无人机技术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深度融合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完成33项北斗无人机综合检测。这标志着北斗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作业性能检测体系建成。   近年来,我国能源转型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推进,无人机作为线路巡检最有力的技术手段,能够提升电网运维效率、降低人工风险,已成为基层班组不可或缺的工具。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全球组网,无人机定位服务更为精准、可靠,这为无人机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创新带来更多可能。   中国电科院高压所智能巡检技术研究室负责人邵瑰玮表示,此次联合检测旨在全面评估北斗无人机在电力巡检场景下的综合性能,确保北斗无人机在各种复杂环境条件下都能稳定、高效地完成任务。检测内容覆盖通信能力、卫星捕获跟踪能力、定位精度、环境适应性等无人机多项关键性能,检测环境与真实环境高度吻合,每一项测试严格遵循行业标准和规范,力求结果客观、准确。   据悉,本次检测引入北斗模块与无人机性能检测“双报告”与“双认可”机制,不仅能对单一北斗模组的性能检测认证,还能对北斗模组与无人机其他模组间的配合效果进行验证,增强检测结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记者华凌 通讯员谈家英) 来源:科技日报
  • 机器人养老不再科幻       当前,人工智能(AI)与机器人技术的结合正在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这一浪潮之下,“机器人协助养老”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科幻故事。上海日前正式发布《上海市推进养老科技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让“AI+机器人”养老模式备受期待。   该方案中可以看到多个与机器人相关的关键词,如“康复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护理机器人”等。这些机器人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为老年人提供辅助,更能在康复训练、情感陪伴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将极大缓解养老护理人员短缺问题,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和效率。这一方案的出台,不仅是对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重大响应,更是对老年人高品质生活需求的深刻洞察,也为养老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通过建设养老科技产业园、探索设立养老科技产业专项基金等措施,上海有望吸引越来越多的养老科技企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机器人将成为老年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光华一号”为例,这款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大放异彩的养老机器人,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能力。它不仅能够搀扶老人行走,还能读懂人的表情并作出情感回应。这样的机器人,无疑为老年人的生活增添了更多色彩和温度。   与此同时,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他们渴望拥有更加独立、舒适、安全的晚年生活,而机器人无疑能够帮助满足他们的这些需求。在不久的将来,养老机器人将成为市场上炙手可热的产品。   当然,机器人在养老领域的应用并非一蹴而就。尽管机器人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在诸多方面仍存在不足,比如在复杂环境中的应变能力、与老人的情感交流等。需要考虑到老年人群体的特殊性,既要确保机器人的设计符合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还要确保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等。此外,成本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目前高性能的养老机器人价格较高,限制了推广和应用。   推动机器人更好地赋能养老,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在技术研发方面,要加大投入,激励科研人员和企业不断创新,提质增效,推出更优质、更低成本的养老机器人,提高机器人的性能和智能化水平,使其更加适应养老场景的需求。同时,政府和社会应共同承担成本,通过补贴、优惠政策等方式,降低机器人使用门槛,让更多养老机构和老年人能够受益。在社会认知方面,也要加强宣传和引导,让大家认识到机器人作为辅助工具,在提供更优质养老服务上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   机器人赋能养老是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虽然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在不久的将来,机器人将为老年人创造更加舒适、便捷和安全的生活环境,让养老不再难。(李治国) 来源:经济日报
  • 截至6月底我国5G基站总数达391.7万个 通信行业运行基本平稳       本报北京7月23日讯(记者李芃达)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透露,今年上半年,我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8941亿元,同比增长3%。截至6月底,全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11.7亿个,比上年末净增3354万个;5G基站总数达391.7万个,比上年末净增54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3%。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上半年,通信行业运行基本平稳。电信业务收入实现正增长,电信业务总量保持两位数增长。5G、千兆光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网络连接用户数稳步增长,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速。   就总体运行情况而言,固定互联网宽带业务收入平稳增长。上半年,3家基础电信企业完成互联网宽带业务收入1365亿元,同比增长5.4%,占电信业务收入的15.3%,占比较一季度提升0.4个百分点,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0.8个百分点。   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小幅回落。上半年,3家基础电信企业完成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3280亿元,同比下降2.3%,占电信业务收入的36.7%。   新兴业务收入较快增长。3家基础电信企业积极发展IPTV、互联网数据中心、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业务,上半年共完成业务收入2279亿元,同比增长11.4%,占电信业务收入的25.5%,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2.7个百分点。其中,云计算和大数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3.2%和58.6%,物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5%。   电信用户发展方面,固定宽带接入用户稳步增长,千兆用户规模持续扩大。截至6月底,3家基础电信企业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6.54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810万户。其中,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6.2亿户,占总用户数的94.8%;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1.87亿户,比上年末净增2416万户,占总用户数的28.6%,占比较一季度提升1.2个百分点。   移动电话用户规模稳步增长,5G用户数快速发展。截至6月末,3家基础电信企业及中国广电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7.77亿户,比上年末净增2401万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达9.27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05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52.4%,占比较一季度提高2.6个百分点。 来源:经济日报
  • 商业航天领域融资不断 产业链企业陆续“崭露头角”       商业航天领域迎来10亿元大手笔融资。日前,卫星制造企业微纳星空宣布完成10亿元C1轮融资。此前,已有多家包括火箭制造、卫星制造等细分领域的企业获得超亿元以上的单轮融资。近年来,商业航天领域支持政策频繁落地,市场规模也迎来较快增长。专家表示,我国航天产业正在迈入发展“快车道”,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有望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壮大注入新动能。   再现10亿元“大手笔”融资   据悉,微纳星空本轮融资由元禾重元-无锡经开尚贤产投基金领投,梁溪科创产业母基金(博华资本管理)跟投,老股东青岛汇铸安芙兰继续加持。自成立以来,微纳星空截至目前已历经12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近20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微纳星空成立于2017年,是以卫星制造业务为核心的卫星系统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据了解,微纳星空已在国内建立“两中心、四基地、六测控站”,覆盖研发、设计、生产、测控、到交付服务的全流程。公司目前已成功发射24颗卫星,卫星平台涵盖了10KG至100KG级。   作为一项“慢投资”,商业航天领域投入资金规模巨大、回报期较长,需要足够的包容性。从今年情况来看,商业航天领域融资依然较为热门,天兵科技、清航空天、航天驭星、深蓝航天等十余家企业单轮融资超过亿元。其中,垣信卫星、天兵科技、微纳星空分别以67亿元、15亿元、10亿元融资位居前三。   今年初,上海垣信卫星宣布完成67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领投方为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创始股东上海联和投资继续战略加持。这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卫星行业的最大单轮融资金额。公开资料显示,垣信卫星是一家以从事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为主的企业,致力于通过国际化、商业化模式部署与运营低轨卫星星座,为全球客户提供大带宽、低时延、高质量、高安全性、全球覆盖的低轨卫星互联网服务和行业解决方案。   今年6月,天兵科技宣布完成超15亿元C+轮新增融资,该笔融资由梁溪科创产业母基金、无锡产发、央视基金、中信建投投资、苏州资管、首发展创投、国投泰康、中财腾华等多家知名机构共同完成。据悉,天兵科技主要致力于研发新一代液体火箭发动机及中大型液体运载火箭。   央地政策持续落地   从2014年国务院首次出台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商业航天的指导意见,到2024年商业航天作为“新增长引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近年来,从部委到各地政府相继发布政策文件,鼓励商业航天发展。在业内人士看来,商业航天产业链长、涉及领域广,政策推动下将迎来广阔的市场前景。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地方层面,目前北京、上海、海南、安徽、重庆等地区已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形成商业航天产业集群。   例如,今年1月,北京市发布《北京市加快商业航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提出了未来五年的商业航天发展目标。此前,上海市也发布了《上海市促进商业航天发展打造空间信息产业高地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其目标包括发展新一代中大型运载火箭、低成本高集成卫星、智能应用终端三大拳头产品。   此外,还有多地在2024年当地政府工作报告中予以规划。海南省在2024年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商业航天发射场实现常态化发射,落地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项目5-6个。安徽省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抢占空天信息产业制高点,支持北斗规模化应用和商业卫星研发制造,加强深空互联网、深空遥感等技术研发,吸引更多商业航天公司落户。湖北省则提出要加快商业航天等领域全链条突围,等等。   市场规模持续高速增长   近年来,我国商业航天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伴随着技术的突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充,未来前景广阔。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2023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由0.8万亿元增长至1.9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3.3%;2024年市场规模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将达2.3万亿元。   蓝箭航天火箭研发部总经理、朱雀三号火箭总指挥戴政此前表示,预计未来两到三年,我国商业航天将迎来爆发式增长。2025年下半年或2026年上半年开始,卫星互联网星座将迎来高密度组网,与此同时,我国的可复用火箭技术也将迎来突破。   东吴证券也认为,我国航天产业已进入发展“快车道”,卫星互联网等新兴星座的建设、大运力低成本趋势正引领商业航天开启新时代。我国航天产业快速发展也对我国火箭发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低成本、大运力已成为运载火箭的发展趋势。   对于商业航天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唐世浩提出了三个关键字——“效”“稳”“合”。唐世浩表示,“效”指的是,商业卫星发展要紧密结合应用需求,在补盲区、创新区、提精度、强能力等方面下功夫;“稳”指的是,商业航天公司要具备连续、稳定的业务运行能力、数据生产和服务能力;“合”指的是,部门间、行业间、政企间要加强合作,共同做大做强市场。“商业航天市场前景广阔,且涉及领域广,要加强合作,既仰望星空,也脚踏实地,共同推动商业航天发展。”唐世浩表示。(记者 罗逸姝)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