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讯
  • 引导更多科技成果走向货架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政策举措。前段时间,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意见》,旨在从更大范围内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可以使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助力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让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就是实现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高效对接、与市场需求无缝衔接,让科技成果在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上开花结果。为此,要不断强化科技成果需求导向,充分展现科技成果市场价值,通过各方协同创新、优化人才环境、改进科技创新中介服务等举措,为成果转化落地营造良好氛围,引导科技创新真解决问题,成果转化真有效果。 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需要各方协同配合。当前,在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中,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单位存在内部和外部评价体制市场导向不足的现象。与此同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成本高,科技成果“获取难”。搭建成果转化桥梁、解决相关问题,是加速成果转化应用的重要着力点。要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通过突出评价体制的市场导向,让市场来引导科技立项、经费分配、技术孵化,激励创新链条和创新主体。要加大改革力度,提升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积极性。 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是重点。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这也是近年来我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科研人员少一些羁绊束缚和杂事干扰,才能让创新创造的血液畅快流动,让科技成果更多更好惠及经营主体。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进、培育、评价激励机制,秉持公正、客观原则,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 促进供需衔接有效顺畅是关键。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双方衔接不畅问题仍较为突出,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重要原因。科技中介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可提供信息匹配、信用担保、综合服务等,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双方有效衔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因此,要提升科技中介服务水平,建设一批科技中介服务综合体,完善科技中介服务标准体系,扶持企业主导型科技中介机构,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存在的局部性和碎片化问题,实现全流程集成服务转型。 我国科技创新要素资源丰富,充分挖掘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各类主体潜力,优化市场服务,培育良好生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就一定能让更多科技成果走下“书架”迈上“货架”,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沈费伟 戴 辰) 来源:经济日报
  • 新华鲜报丨方案来了!中国数字人才培育行动启航       新华社北京4月17日电 题:方案来了!中国数字人才培育行动启航   新华社记者姜琳、黄垚   数字化浪潮加速演进,人口大国将如何拥抱机遇?   17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发布《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旨在发挥数字人才支撑数字经济的基础性作用,为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   中国正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AI数字人24小时直播带货,远程大数据寻医问诊,数字博物馆引人入胜……数字化技术已越来越深入我们的生活。   截至2022年末,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50.2万亿元,占GDP比重41.5%。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背后,关键靠人才支撑。   此次方案明确提出,用3年左右时间,扎实开展数字人才育、引、留、用等专项行动,提升数字人才自主创新能力,激发数字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如何增加数字人才有效供给、形成集聚效应?   方案部署了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数字技能提升行动等六个重点项目。这些项目将从产业、企业、高校等层面入手,规划未来数字人才的“成长地图”和培育体系,持续优化人才要素结构和发展环境,夯实数字经济“加速跑”的人才“底座”。   近年来,数字人才不足、人才素质与产业相关岗位需求不匹配、关键核心领域创新能力不够等问题日益凸显。一方面是每年高校毕业生超千万,不少年轻人面临就业压力。另一方面是企业数字化发展产生大量新岗位,却难以招到合适人才。   要让机器人“听得懂”“干得对”,离不开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自动化生产线布局建设,必须靠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把庞大厂矿变成“虚拟工厂”,需要数字孪生工程师……   据测算,我国数字化人才缺口在2500万至3000万左右,而且还在不断扩大。特别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半导体、大数据等相关领域人才需求量激增。   猎聘大数据显示,今年新春开工首周,AIGC领域人才需求激增,新发布职位数量同比增长612.5%。在不少招聘平台,图像算法工程师和架构师薪资排名领先,数字人才成为职场“香饽饽”。   也正因为如此,方案将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放在六个重点项目首位,提出重点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数据安全等数字领域新职业,制定颁布国家职业标准,构建科学规范培训体系,开辟数字人才自主培养新赛道。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计划,每年将培养培训数字技术技能人员8万人左右。   培养数字人才,教育是基础,也是重头。   方案提出,将加强高等院校数字领域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加大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力度,并充分发挥职业院校作用,推进职业教育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   事实上,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材料智能技术、智能视觉工程等一批新专业已经成为高校的新选择,不仅得到学生的青睐,更在就业市场上得到广泛认可。   新一代数字技术日新月异。方兴未艾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从强化数字经济的顶层设计,到成立国家数据局提高数字经济治理水平,再到强化数字人才培育与支撑……不远的将来,数字人才将竞相涌现,数字经济将更具活力。 来源:新华网
  • 新华全媒头条丨极目星空 步履不停——“中国天眼”为世界天文提供“中国智慧”       新华社贵阳4月17日电 题:极目星空 步履不停——“中国天眼”为世界天文提供“中国智慧”   新华社记者赵新兵、欧东衢、潘德鑫   4月17日,记者从国家天文台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获悉,有“中国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已发现900余颗新脉冲星。   在快速射电暴起源、引力波探测等领域产出一系列世界级成果;自主研发的接收机核心零部件有望走出国门;FAST核心阵建设蓄势待发……   极目星空,步履不停。“中国天眼”正不断为世界天文提供中国智慧、为全球工程界提供中国技术。   成果频出   “中国天眼”是耳熟能详的国之重器。为“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出大成果”,中国科学家不断“挑战认知和技术极限”,用“中国创造”擦亮深邃“天眼”。   截至目前,“中国天眼”已发现900余颗新脉冲星,其中至少包括170余颗毫秒脉冲星、120余颗双星脉冲星、80颗暗弱的偶发脉冲星。   “我们正在拓展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极限。”国家天文台银道面脉冲星巡天项目负责人韩金林说。从人类发现第一颗脉冲星到FAST发现首颗脉冲星的50年里,全世界发现的脉冲星不到3000颗。   2017年10月10日,“中国天眼”宣布发现6颗新脉冲星,实现“零的突破”。这是中国首次利用自己独立研制的射电望远镜发现脉冲星。   目前,“中国天眼”发现的900余颗新脉冲星,是国际上同时期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总数的3倍以上。   其中,发现的80颗暗弱的偶发脉冲星与正常脉冲星相比,辐射流量密度还要低一个量级,最低的已经达到了亚微央量级。   在韩金林看来,对这些偶发脉冲星的研究对于理解银河系中恒星死亡后形成多少致密中子星残骸及揭示未知的脉冲辐射物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韩金林告诉记者,如果把搜寻脉冲星比作摘果子,之前发现的脉冲星都离地面比较近、容易“摘”,“中国天眼”发现的900余颗新脉冲星则是更远或者采摘难度更大的。   因为每一颗脉冲星都有其特殊脉冲及稳定的转动频率,它们相当于宇宙中具有特有信号标记的“灯塔”。如果人类在未来能够实现“星际穿越”的话,这些脉冲星将为人类在浩瀚的宇宙中旅行提供“导航”。 “我们精确测量出脉冲星在宇宙空间中的坐标,在旅途中时刻监测多个脉冲星信号的相位及对应的位置关系,人类在星际旅行中就不会走丢了。”韩金林说。   首次在射电波段观测到黑洞“脉搏”、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证据、探测并构建世界最大中性氢星系样本……近年来,“中国天眼”为探索宇宙奥秘作出中国贡献。   未知和未来面前,人类命运与共。“中国天眼”从诞生那一刻开始,就肩负使命。   “中国天眼”测量与控制工程师孙纯介绍,自2021年3月31日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以来,“中国天眼”已帮助美国、荷兰、澳大利亚等15个国家的研究团队开展观测近900小时,涉及科学目标漂移扫描巡天、中性氢星系巡天、银河系偏振巡天、脉冲星测时、快速射电暴观测等多个领域。   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天眼”将为国际天文界持续探索宇宙、尝试寻找未知事物带来更多新视角,为引领人类突破认知新领域作出更大贡献。   创新不止   “原以为要修改七八遍,没想到第一版性能就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高级工程师柴晓明向记者介绍着眼前一个外壳镀银、只有口风琴大小的低噪声放大器,言语中难掩兴奋。   低噪声放大器是“中国天眼”接收机的核心零部件,此前都靠进口。   为解决“卡脖子”问题、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柴晓明所在的团队用了近2年时间自主研发出了这款高性能的国产低噪声放大器。   样机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国际天文界关注,位于巴西的BINGO项目第一时间向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提出批量购买的合作意愿。   “中国天眼”作为世界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激发了很多特殊的技术需求,需要中国科学家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在不断“挑战认知和技术极限”、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优化升级。   创新无捷径,唯有敢攀登。   “没人告诉你可以怎么做,谁也没有把握自己的方法一定行。”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总工程师姜鹏说,“反复试验、多次失败、越挫越勇”的艰难攻关几乎贯穿了FAST建设阶段的每一个环节。   为解决索疲劳问题,姜鹏带领一帮年轻人历经近百次失败,成功支撑起“中国天眼”的“视网膜”。   为开发新的控制系统,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测量与控制工程部主任孙京海无数次挑灯夜战至东方既白,几乎重写了全部核心算法代码。   为解决变电站电磁干扰问题,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电子与电气工程部主任甘恒谦经过近2年的摸索与试验,发明了与“中国天眼”匹配的高压滤波器……   仅在建设阶段,“中国天眼”获得了钢结构、自动化产业、机械工业、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电磁兼容研发等十余个领域的重要科技奖项。   “天眼”问天,没有终点。姜鹏坦言,如果只把FAST当成一个望远镜、一台监测设备,现在已经达标了。但要维持FAST世界领先的地位,我们的创新就不能停下来,我们会倾尽全力让FAST稳定性更好、运行效率更高。   目前,FAST年度观测时间稳定在5300小时左右,为持续产出科研成果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竞逐未来   巡天探宇,解密星空。“中国天眼”没有停止过创新的脚步。   “天文学极其浪漫,因为它研究的是人类的星辰大海。天文学也极其残酷,因为国际竞争极其激烈,一旦松懈,就会失去领跑地位。”姜鹏说。   放眼全球,国际大科学工程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等多个射电望远镜阵列均在建设之中。   “一旦这些望远镜投入运行,‘中国天眼’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姜鹏说,“我们稍有松懈,中国天文学家就可能‘失守’射电波段视野的最前沿。”   记者近日走进“中国天眼”核心区,在一处离“中国天眼”不到3公里的山头上看到,挖掘机正在紧张作业,原本杂木丛生、怪石嶙峋的山顶已被推平、夯实。   “我们计划未来5年利用FAST周围5公里范围内优异的电磁波环境,建设20至30台口径40米级全可动射电望远镜,与FAST组成综合孔径阵,即FAST核心阵。”姜鹏告诉记者,正在作业的山头在年内就会建成一台40米级全可动射电望远镜。   “单靠‘中国天眼’观测宇宙,就像是用‘粗头铅笔’给天体画像,而核心阵建成投用的话,相当于用高分辨率的‘数码相机’拍摄遥远的星空。”姜鹏介绍,核心阵一旦建成,将大幅提高“中国天眼”的视力,让“‘中国天眼’不仅能看得远,还能看得清”。   在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结构与机械工程部主任李辉看来,FAST核心阵将拓展现有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是在引力波事件、快速射电暴、伽马射线暴、超新星、黑洞潮汐瓦解事件等极端暂现源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除天体物理学研究,FAST核心阵还有望在深空探测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例如近地天体预警、空间微小目标探测、深空卫星通讯及控制、电离层特性测量、脉冲星时间基准等,可以为我国空天领域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   姜鹏说:“为了让中国的射电天文力量始终保持国际先进,我们将在新的起点加速攀登,带领团队不断探索新的科学前沿。” 来源:新华网
  • 哺乳动物如何“计算时间”?我国科学家有新发现       日升日落,不同时差,哺乳动物如何能感知一天的时刻变化?大脑如何计算时间?这一直是国际科学界研究的难点。北京大学科研团队通过研究发现,哺乳动物大脑深部脑区中名为“视交叉上核”(简称为SCN)的神经元集群,可通过众多神经元的“集体决策”计算时间,时间解码准确率可达99%。这一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细胞研究》。   北京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主任程和平院士介绍,团队通过自主研发的双侧扫描双光子显微镜,首次实现SCN区域近万颗神经元跨昼夜的钙成像。研究发现,SCN中以钙脉冲为基本单元,可形成从秒到小时到近日周期的跨尺度钙信号,展示出潜在的时间编码能力。   同时,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团队又开发了基于SCN神经元钙信号的时间解码器,发现其解码准确率随着神经元数量的增加而显著提升,当随机组合来自同一SCN脑片的900个神经元时,时间解码准确率达99%,且所有神经元对于整体时间计算有着近乎均等的贡献,从而揭示出神经元群体在时间编码上的集体决策机制。   “SCN是哺乳动物的‘中枢生物钟’,可接收并处理外界的光时间信息,计算时间并输出信号,从而指导调控生物体的生理功能与行为。”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王子晨介绍,由于SCN致密度高,一直以来获取大规模神经元集群的信号数据并实现解码是国际研究中的难点,团队此次应用高速高通量成像和机器学习技术才得以破解其“计时”的奥秘。   此外,通过多尺度对比学习方法并基于钙信号时间序列,团队还识别出SCN在空间中集聚形成双侧对称、波纹状的表征,其形状如同一只美丽的“时间蝴蝶”。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喻菁博士表示,此次研究不仅是国际首次在系统水平上揭示SCN基于神经元集体决策机制的时间计算能力及机制,应用其中的大规模钙成像技术和深度学习方法也具有通用意义,为研究其他复杂神经元集群工作原理提供了新思路。(记者魏梦佳) 来源:新华网
  • 天文学家在银河系发现巨型黑洞 质量接近太阳33倍       新华社耶路撒冷4月16日电(记者赵曼君 吕迎旭)一个国际研究团队16日宣布,其成员借助“盖亚”空间探测器,在银河系发现一个巨型黑洞,其质量接近太阳的33倍。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新一期国际《天文和天体物理学》周刊上。   参与研究的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当天发表声明说,研究团队在整理分析欧洲航天局“盖亚”空间探测器获取的新一批数据时,发现恒星级黑洞“盖亚 BH3”,并确定其质量接近太阳的33倍。   据欧航局介绍,“盖亚 BH3”目前处于休眠状态,与伴星形成一个大型双星系统,位于银河系天鹰座,距离地球约1926光年。   “盖亚 BH3”是借助“盖亚”探测器发现的银河系中第三个黑洞。2022年6月,欧航局发布第三批银河系探测数据,也是截至当时最详尽的银河系星系图,提供了近20亿颗恒星的数据。随后不久,天文学家首次发现银河系存在恒星级休眠黑洞——“盖亚 BH1”和“盖亚 BH2”。   恒星级黑洞是一种大质量恒星引力塌缩后形成的黑洞。在两颗恒星围绕彼此旋转组成的双星系统中,一颗恒星变成黑洞后,将以其强大的引力“吸积”伴星的物质,在吞噬过程中发出大量X射线,给天文学家观测黑洞提供了关键途径。   黑洞在休眠状态时极难被发现,只能通过捕捉双星系统中潜在大质量天体的引力引起的恒星微小不规则运动,反复校准和分析数据,才能验证这类黑洞是否存在。   研究人员表示,此前天文学家主要通过观测引力波,在极遥远的星系发现过此类黑洞。该发现为研究大质量恒星如何演化和发展提供了新认知。 来源:新华网
  • 消博会上,这些科技产品正悄然改变你我生活       新华社海口4月17日电(记者夏天、赵叶苹)乘坐“空中的士”摆脱地面交通拥堵,佩戴高防水骨传导耳机边游泳边听歌,动动嘴、挥挥手让AI扫拖机器人打扫卫生……在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众多科技产品为消费者带来新奇体验,也让未来生活“触手可及”。   “8个轴、16个螺旋桨”,场馆外一架造型奇特的“无人机”引人关注,这是参展商亿航智能控股有限公司带来的一款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该公司副总裁贺天星说,“我们刚刚获得全球首张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生产许可证,为新型无人驾驶航空器提供了一个适航标准和参考样本。”   随着低空经济的不断发展,未来或有更多航空器出现在人们日常出行场景中,“这也要求我们要在构型设计、指挥调度系统设计、数字化城市管理和立体交通网络管理等方面加快研发步伐。”贺天星说。   “天上飞的”有望走进百姓生活,“地上跑的”也在持续改进工艺和体验。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展区,智界S7智慧汽车的体验者接连不断,超长续航、极速补能、智慧底盘等新科技的运用有效改善驾乘体验。   与此同时,个人终端、智能汽车、全屋智能之间的无缝切换与协同体验,也为未来生活提供了更多选择。“同一款系统的使用,使手机、平板可以和车机屏幕、智能家居互联互通,移动办公更便利,家居生活更安全。”该展区工作人员王海涛说。   点击智能汽车上“温馨回家”、“安心离家”等按键,消费者能轻松控制家中的智能设备。“家庭生活中,老人独自在家难免遇到跌倒等意外。当传感器监测到异常情况,立刻发送警示信号至绑定的亲人手机,以守护家人安全。”华为终端全屋智能产品线总裁邵洋说。         此次消博会,一些企业带来的智能家电产品也广受关注。“说哪扫哪、指哪扫哪”的讯飞AI扫拖机器人真的“听话”吗?在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展区,观众们好奇地给扫地机器人随机设障、发出指令。   “依托讯飞机器人超脑平台和讯飞星火大模型,它可以识别更长的复杂语音指令和手势指令,针对不同污渍进行自主AI策略清扫。”科大讯飞家用机器人业务部品牌经理方何锐介绍。   在德国卡赫展区,带有酱油、番茄酱污渍的沙发垫被“一吸而净”。“沙发、床垫、地毯、窗帘等布艺织物用品的清洁维护一直困扰着消费者,德国卡赫创新研发喷雾萃取专利技术推出布艺清洗机,消费者不需要拆卸、晾晒就能轻松清洁。”卡赫中国产品总监蒋珠刚介绍,目前该产品已有多家酒店和家政公司订购。   漫步消博会,随处可见的科技产品既回应了消费者的多样需求,又体现了创新者的创意“脑洞”。   利用骨传导技术设计的游泳运动耳机、可交互空中成像的提词器、拥有多项造浪系统创新技术专利的游艇、采用AI设计的艺术珠宝……这些“含技量”满满的商品在消博会被消费者一键加入“购物清单”,科技消费正在悄然改变人们的生活。 来源:新华网
  • 2024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将在武汉举办       记者17日从国家航天局举行的2024年“中国航天日”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将于4月24日在湖北武汉举办,启动仪式上将发布嫦娥七号任务国际载荷搭载项目等航天重大信息,公布2024年“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颁发2023年度中国航天基金会钱学森最高成就奖等。   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吕波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4年“中国航天日”以“极目楚天,共襄星汉”为主题,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航天局、湖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武汉市人民政府、武汉大学承办。其主场活动包括启动仪式、中国航天大会、航天文化艺术论坛、航天科普系列展览等,将有5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参加主场活动。同时,全国各地相关部门、高校、社团将在4月24日及前后举办近500场系列活动。航天院士专家、航天员将走进学校开展科普讲座,相关航天展馆、航天设施将集中向社会公众和大中小学生开放,航天题材影视作品、系列科普电视节目等也将陆续播出。   吕波表示,2024年中国航天工程任务密集实施。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六号任务将着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并采样返回;载人航天工程将实施神舟十八号、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商业航天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将极力打造新增长引擎。   “中国航天日”活动同期,还将举办首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航天合作论坛,发布《武汉宣言》。(汪正洪 李仪 记者付毅飞) 来源:科技日报
  • 斯坦福发布人工智能十大趋势 中国大模型数位居世界第二       由华裔女科学家、“人工智能教母”李飞飞联合领导的斯坦福大学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所近日发布了《2024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与往年不同,今年的版本在内容、规模和范围上都超过往年,反映出人工智能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日益增长的重要性。新报告揭示了2023年人工智能行业的十大主要趋势,其中中国大模型数位居世界第二。   人工智能在某些任务上胜过人类,但并非在所有任务上。人工智能已在多项基准测试中超越人类,包括在图像分类、视觉推理和英语理解方面。然而,它在竞赛级数学、视觉常识推理和规划等更复杂的任务上依然落后于人类。   产业界继续主导人工智能前沿研究。2023年,产业界产生了51个著名的机器学习模型,而学术界只贡献了15个。2023年,产学合作产生了21个著名模型,创下新高。此外,108个新发布的基础模型来自产业界,28个来自学术界。   前沿模型变得更加昂贵。根据《人工智能指数报告》估计,最先进人工智能模型的训练成本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例如,OpenAI的GPT-4使用了价值约7800万美元的算力进行训练,而谷歌的Gemini Ultra花费了1.91亿美元的算力。   美国领先中国、欧盟和英国,成为顶级人工智能模型的主要开发国家。2023年,61款著名人工智能模型来自美国机构,数量远远超过欧盟的21款和中国的15款。   目前严重缺乏对大语言模型负责任的可靠和标准化评估。人工智能指数的新研究表明,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报告严重缺乏标准化。包括OpenAI、谷歌和Anthropic在内的领先开发公司主要根据不同的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基准测试其模型。这种做法使得系统地比较顶级人工智能模型的风险和局限性的努力变得复杂。   生成式人工智能投资飙升。尽管去年人工智能私人投资总额有所下降,但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投资却大幅增长,从2022年起增长了近八倍,达到252亿美元。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主要参与者,包括OpenAI、Anthropic、Hugging Face和Inflection,均进行了融资。   人工智能使工人更有效率,并带来更高质量的工作。2023年,多项研究评估了人工智能对劳动力的影响,表明人工智能使工人能够更快地完成任务,并提高他们的产出质量。   人工智能崛起推动科学进步的速度愈发迅猛。2022年,人工智能才被正式用于科学发现领域。然而,短短一年后,从优化算法排序效率的AlphaDev到革新材料发现流程的GNoME,我们见证了更为重要的、科学的相关人工智能应用的问世。   美国的人工智能法规数量呈现出急剧增加的趋势。在过去的一年和五年里,人工智能相关的法规数量显著增加。到2023年,人工智能相关法规从2016年的一项增加到25项。仅去年一年,人工智能相关法规总数就增长了56.3%。   在全球范围内,公众对人工智能的潜在影响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伴随着日益增长的紧张情绪。益普索(Ipsos)的最新调查揭示,过去一年中,认为人工智能将在未来三到五年内深刻改变其生活的受访者比例从60%跃升至66%。(作者 马旭) 来源:人民邮电报
  • 6G单点技术应用将提前 低空经济有望受益       新华网南京4月18日电(记者凌纪伟)作为5G代际更新的一项新技术,6G预计将于2030年实现商用。尽管距正式商用还有多年时间,但与6G相关的单点技术应用或将提前。   在4月17日召开的2024全球6G技术大会上,大会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说,“6G的研究与5G紧密关联,今年是5G-A的元年,借助5G-A来为6G新的应用场景探路,也为6G早期研究成果提供落地的机会。一些6G的研究成果不必等到2030年,现在就有用武之地,6G并非遥不可及。”   2023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定义了6G的6个典型场景和15个性能指标,通信、感知、计算、AI、安全等多维能力要素融合一体,空天地一体泛在连接,成为6G的核心技术特征。   邬贺铨认为,6G需要满足人机物多元的需求,通感算多场景,终端不仅在手上,还会在低空的无人机上,基站不仅在地面,也有可能上星,天空地多域并存还要兼顾带宽、时延、能效和成本多维度的要求。   去年快速发展的卫星互联网及手机直连应用,为6G天地协同提供了大众用户能接受的应用前景。今年以来,低空经济热度骤增,并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多地出台支持政策加快低空经济发展。6G作为支持空天地一体泛在连接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被视为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基石。   中国科学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主任、未来移动通信论坛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尤肖虎表示,在6G标准产业化之前,我们的技术研发已经非常扎实。很多技术不是停留在纸面上,而是在实验系统上能够反复地进行验证,甚至是可以用这些实验系统来预先验证未来6G的一些关键应用。他以低空经济为例说,“我们可以提前把一些6G的候选技术用于现有的低空经济的低空互联网或者低空物联网。”   赛迪顾问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低空基础设施发展处于早期,潜力尚未充分显现。目前,该领域以运营商为主,未来低空网络设施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   在本次6G技术大会展示区,中国移动研究院展示了6G通感算智融合(众创)研发试验装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工作人员表示,在通感算智应用场景上,应用6G技术可以显著提升感知性能,可以应用在地图导航、无人机、无人驾驶等场景。 来源:新华网
  • 2024中关村论坛4月25日开幕 特设人工智能主题日       17日,记者从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2024中关村论坛将于4月25日—29日在北京举办。   科技部副部长陈家昌介绍,今年论坛以“创新: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为主题,设置了论坛会议、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五大板块,将举办近120场活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150余家外国政府部门和国际组织机构等受邀参会。   陈家昌说,2024中关村论坛呈现三大特点。一是突出前沿探索。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材料等科技前沿领域举办系列会议活动,发布一批最新重大科技成果,展现对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全球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二是突出成果共享。聚焦碳达峰碳中和、医疗健康、清洁能源等民生科技领域,通过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中关村国际科技前沿大赛等活动,为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项科技成果搭建交易共享平台。三是突出开放合作。既有政府间科技合作对话,又广泛邀请国际科技组织、科学家、创新型企业、投资人参与,链接全球智慧,搭建交流平台,为全球科技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于英杰介绍,2024中关村论坛开幕式暨全体会议将于4月25日上午举行。论坛期间,国家部委、国际组织、京津冀等省市将举办60场平行论坛。比如,围绕科技前沿,将举办基础研究、人工智能、空间科学等论坛;围绕新质生产力,将举办未来产业、工程科技、国企发现与发明、超高清视听等论坛。   于英杰说,本届论坛特别设置4月27日为人工智能主题日,将主办1场主题论坛、4场专题论坛和7场特色论坛,包括5位诺奖和图灵奖得主在内的百余位顶尖专家将围绕大模型、具身智能、可信AI等国内外前沿热点话题展开讨论;还将发布一批重磅成果,助推北京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高地建设。   4月29日下午,论坛还将举办专场发布活动,面向全球发布一批重大原创成果、重磅创新政策、最新研究报告,持续打造全球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的“风向标”。   记者了解到,作为中关村论坛的平行论坛之一,第八届中国科幻大会将于4月27日至29日在石景山区首钢园举办。围绕科幻技术、科幻创作和产业培育,组织论坛会议、科幻电影周等18场精彩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举办的技术交易大会进一步突出全球性、前沿性、实效性,将举办30场活动,包括英国、意大利、韩国等6个重点国别对接会,4场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首秀”会,8场高精尖产品“首发”会,同时汇聚英、法、德、日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个创新项目,推出百项新技术新产品榜单和百项国际技术交易项目榜单。   中关村论坛创办于2007年,以“创新与发展”为永久主题,已成功举办14届,是我国以开放姿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交流平台。(记者刘垠 实习记者薛岩)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