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学术
  •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脓毒症休克与细胞学研究专委会召开2024年度学术会议 6月15日,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脓毒症休克与细胞学研究专委会2024年度学术会议在沈阳召开。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1300余人次参加会议。 会议邀请30余名省内外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分别就脓毒症凝血、肺损伤、液体复苏、免疫、炎症反应、血液净化和抗生素应用等脓毒症领域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讲座和讨论,并通过设置工作坊,对超声引导下腋静脉入路中心静脉置管、有创动脉压监测与波形分析、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和各种人工气道的建立等技术难点进行临床操作培训。 会议促进了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传播了先进经验和医学研究成果。专委会将继续开展脓毒症休克与细胞学研究相关讲座及培训,推动脓毒症休克的基础研究现况普及与临床治疗规范化,造福辽沈地区人民。
  •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第四届东北三省适老化建筑设计竞赛在沈阳闭幕 5月25日,由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辽宁省老年产业协会主办,沈阳建筑大学承办的第四届东北三省适老化建筑设计竞赛(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项目)颁奖典礼暨适老化与康养管理学术交流会在沈阳建筑大学举行。沈阳建筑大学副校长夏柏树、中国建筑学会适老性建筑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李德成、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石铁矛、吉林建筑大学副校长齐伟民等有关领导、专家和获奖团队代表共200余人参加活动。 大赛以“协同发展,筑梦康养”为主题,分为建筑规划组、室内设计组、景观设计组与老年游戏创意设计组等四组分别进行评审。经过初筛、初审、终审等环节,最终评选出各级各类获奖项目共计117项。现场为获奖选手进行颁奖,并对获奖作品进行推介点评。 随后举行的“适老化与城市更新学术交流会”邀请清华大学周燕珉教授、同济大学姚栋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周典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张倩教授和沈阳建筑大学付瑶教授从养老建筑、健康社区和空间绩效、生活圈与适老化、社区中心的融合与共享等方面进行了学术研讨和交流。辽宁省金秋医院、辽宁省老年病医院副院长戴伟和大连市老龄产业联合会副会长范晴分别就医疗资源在养老生活中的作用和存在问题、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运营服务存在的痛点展开演讲,从实际操作中总结了管理运营经验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研判。 活动充分关注中国老龄化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学术交流,为当下建筑适老化关键技术和热点问题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解决之道。
  •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2024年东北三省一区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学术论坛举行 5月26日,东北三省一区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学术论坛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论坛由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黑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内蒙古土木工程学会和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共同主办,来自三省一区的高校、企业代表以及相关单位有关负责同志300余人参加。辽宁足球比分副主席刘卫东、黑龙江足球比分副主席张玉和、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石铁矛、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岑松出席活动并致辞。 本次论坛是深入推进三省一区建筑领域科技创新的有力举措,围绕“协同发展、智领东北、共绘未来”主题展示了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教融合和建筑机器人研制等方面的新成果。论坛特邀同济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赵宪忠,全国工程勘探设计大师、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郭晓岩,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刘昌永等专家、学者作《智能建造技术创新与产业变革》《创新数字化 智慧碳未来》《基于数字孪生的重大工程建造技术与工程实践》等学术报告。论坛期间还举办了东北三省一区智能建造人才培养专题研讨会和东北三省一区产教融合发展交流会,同济大学教授张伟平、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王凤来分别作主旨报告。 论坛的举办促进了国内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为推进东北三省一区建筑领域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以科技创新助力东北三省一区乃至全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深入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召开输血医学与细胞治疗学术会议 5月17日,由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主办,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输血科承办的“输血医学与细胞治疗学术会议”在沈阳举办。来自省内输血医学及细胞治疗领域的160余名科技工作者围绕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血细胞分离单采、血浆置换、血脂去除等与输血科密切相关的治疗项目进行经验分享和交流研讨。 会议邀请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输血科王秋实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输血科王忠利教授、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朱明艳教授、辽宁省血液中心李晓丰教授等行业专家带来血浆置换技术在跨科室合作治疗等相关治疗经验的分享。北部战区总医院张丹分享了治疗性的单采、应用以及治疗性红细胞去除方面的案例。在讨论环节,与会者共同探讨交流了输血医学领域的新研究成果和学术进展。 会议为全省输血医学与细胞治疗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搭建了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最新研究成果的传播,助力辽沈地区相关领域诊疗水平提升。
  •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沈阳药科大学师生赴西丰县开展药用资源考察 5月13—17日,由沈阳药科大学和辽宁省药学会共同组织的药用资源科考活动在铁岭市西丰县举行。来自沈阳药科大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27名学生在西丰县开展了为期5天的药用资源考察。活动得到西丰县科协的大力协助。 考察队出发前,省药学会有关负责同志到西丰县对科考路线、队员生活安排等方面进行详细调研,商讨落实各项科考要求及后勤服务细节,为师生完成科考目标奠定基础。 5天的工作中,师生们先后到西丰县的城子山、冰砬山和小东沟地区考察早春药用资源,共制作药用植物标本518份,涉及39个科、87种药用植物。师生们还到辽宁中书堂黑参有限公司、辽宁鹿源参茸饮片有限公司(鹿源堂)等单位参观学习,与企业科技人员就产业创新、技术升级等热点问题开展研讨交流,切实践行足球比分关于科技服务支持地方行业发展的总体部署,着力促进西丰县道地药材产业基地建设和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考察队计划在6—10月间再次进入西丰县开展不同时令季节药用资源的考察活动,并根据考察结果编辑出版相关学术著作,为地方医药产业发展、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助力。
  • 渤海大学获批中国科协2024年“领航计划”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国情研修活动项目 近日,中国科协公布了2024年“领航计划”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国情研修活动遴选结果,渤海大学获批全国16个A类项目之一。 中国科协党校“领航计划”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国情研修活动旨在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党校初心,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充分发挥科协党校政治引领作用,激发科协组织活力。 渤海大学申报的项目紧紧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红色资源调研”“院士专家讲授科学家精神”“党政领导宣讲人才政策”“企业人才对接”“科创调研”“学员论坛”七个核心模块设置课程体系,通过研修活动激励广大青年科技人才坚定爱党报国的理想信念,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青春力量。
  •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2024年全国塑性加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研讨会在鞍山举办 5月17至19日,由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分会主办,鞍山市科协等单位共同承办的2024年全国塑性加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研讨会在鞍山举办。 会议以“新技术引领绿色制造,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绿色智能制造”大背景下,围绕钢铁材料、有色金属及复合材料等相关材料的研发及其塑性加工与特种成形技术等开展学术研讨。会议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庆学等专家学者作《加强基础研究和产学研合作  推进高端智能装备自主创新》《高质量钢锭锭型设计及偏析控制的探索与实践》等主题报告。 与会专家还来到鞍山冶金集团冷轧新材料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指导和座谈,围绕鞍山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把脉问诊。 研讨会加强了业内学术交流,拓宽了学术视野,促进了鞍山新材料、新技术领域的研究发展,也为我国钢铁行业、有色金属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举办“基于亲和肽的疾病蛋白标志物检测技术沙龙”云课堂 2月22日,由《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和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联合主办,沈阳医学院附属二四二医院承办的CJTER系列医工融合云课堂2024年第2期“基于亲和肽的疾病蛋白标志物检测技术沙龙”在沈阳召开。会议在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研究中心直播平台同步直播,线上线下共2300余人次参与。 会议邀请大连理工大学刘波教授线上讲授新型荧光蛋白生物探针设计制备及其在生物医学信号转导研究中的应用,以及重大疾病的早期检测微流控芯片研发等内容。还特别邀请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秋月教授、陈芬琴副教授,沈阳医学院附属二四二医院吴丹教授,辽宁省人民医院吕川副教授,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关清华副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邵滢副教授进行线下学术研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基于亲和肽的疾病蛋白标志物检测技术在相关领域科研及糖尿病临床早期诊断上大有可为,对提高糖尿病等疾病的早期确诊率具有促进作用。 云课堂活动作为学会全力搭建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有助于推进医工融合研究与发展,未来将吸引更多专业力量积极参与,促进科研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发展。
  •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学会服务站暨盛京心血管专科联盟授牌仪式举办 为进一步整合医疗资源,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2月2日,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北京力生心血管健康基金会主办,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心血管代谢医学与细胞学研究专委会承办的“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学会服务站暨盛京心血管专科联盟授牌仪式”在沈阳召开。足球比分、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省内心内科专家170余人参会。 经过前期筹备与协调,学会在全省12个县(区)的医疗机构设立13家学会服务站。专委会主委单位盛京医院牵头成立了盛京医院心血管专科联盟,集中优势资源,加强心血管病诊疗中心建设。会议为学会服务站授牌,并为53家联盟成员单位颁发牌匾。在学术会议阶段,与会专家分享了心衰、冠心病、血脂、血压、房颤等五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并结合各自临床经验开展学术研讨。 未来,专委会将以服务站和联盟为支点,组织心血管代谢疾病的科学化、规范化诊疗培训,传播血脂异常防治的基础理论知识、临床知识及相关进展,为病患提供疑难病会诊服务,助推我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心血管疾病科研及诊疗水平提升。
  •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召开“计算病理典型案例研究与展望沙龙” 1月30日,由《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和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联合主办的CJTER系列医工融合云课堂2024年第1期“计算病理典型案例研究与展望沙龙”召开。会议以线上形式开展,累计21563人次参与。 大连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张建新教授讲解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乳腺癌病理图像分析以及磁共振脑肿瘤分割”,并介绍该技术在各个科室的应用可能性。从医、工两个角度对计算病理的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并对相关研究进行展望。 讨论环节,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放射科主任刘军等3位放射科和计算机大数据相关专家,共同探讨学习放射科的应用相关问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主任王妍等6位病理科和乳腺外科临床专家,共同探讨了乳腺癌病理图像分类的高性能机器学习方法及应用研发等相关问题;康复大学崔新春教授等3位康复、神内、周围神经手外领域专家,共同探讨了计算机辅助诊断在脑疾病应用的相关可能性。 未来学会将继续重点关注医工融合科研成果转化的难题和困惑,通过组织线上线下学术技术交流活动,促进工科专家和临床医生的科研合作转化落地,为健康中国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