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普及
  • 抚顺市望花区科协举办“科技助苗行动”主场活动 2月20日,抚顺市望花区科协联合抚顺市科技馆、抚顺市望花区和平街道朝阳社区举办以“学习科学家精神 走近人工智能助成长”为主题的“科技助苗行动”主场活动,抚顺市望花区逸夫小学的部分师生及家长参加活动。活动旨在贯彻落实《辽宁省中小学生“科技助苗行动”实施方案》,发挥科普助力“双减”作用,推进“科技助苗行动”深入开展。 活动现场,播放了名为“致敬科学家 点亮科学梦想”微视频,该视频深情讲述了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的先进事迹。通过展现黄旭华院士隐姓埋名三十载,全身心投入新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壮丽篇章,弘扬了我国一代代科学家所秉持的“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崇高精神;随后,抚顺市科技馆青少年服务中心科技辅导员党崇威围绕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及应用领域等方面为同学们作科普讲座;最后,同学们一起走进朝阳社区科普体验馆,共同探寻科学的奥秘。朝阳社区科普体验馆于2024年11月建设完成,馆内现有落地式、挂壁式科学教学展具17台(个),集科普、教育、体验于一体。在互动体验过程中,同学们对人体导电、时光隧道、音乐喷泉、虚拟灭火、脚踏发电、平衡测试、反应测试、美丽的辉光等科普展具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经过这场融合了科学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的精彩活动,同学们的寒假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深切体会到了科技的无限魅力。同时,活动也有效地向同学们传播并弘扬了科学精神与科学家精神,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热爱科学、立志奉献国家的种子。未来,抚顺市望花区科协将继续深化“科技助苗行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广泛传播科学知识,进一步点燃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热爱与追求。
  • 丹东凤城市科协科普赋能柞蚕产业发展 2月19日,丹东凤城市科协会同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组织科技志愿者深入丹东凤城市红旗镇举办柞蚕养殖技术培训,当地蚕农80余人参加培训。 培训现场,科技志愿者、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马彦辉向蚕农介绍了优质柞蚕品种的选择、蚕种孵化过程中的温湿度控制、柞蚕病虫害防治等知识,特别提醒蚕农在柞蚕放养过程中采取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减少农药使用,确保柞蚕产品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同时,马彦辉还对近年来蚕场柞树的种植与管理进行了讲解,包括柞树的选种、种植密度、修剪管理等,指导蚕农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科学管理柞树,进而提高柞蚕产量和质量。培训结束后,参训人员一同前往柞蚕放养示范引领基地,现场学习柞蚕放养密度控制、饲料管理、生物用药配比等实用技术,现场解答蚕农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下一步,丹东凤城市科协将充分依托“科普之冬”活动,举办各类农业从业人员能力提升培训,不断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为农业生产夯实根基、添智蓄能。
  • 2025年“丹东科普大讲堂”系列科普活动拉开帷幕 2月18日,由足球比分科协主办的“丹东科普大讲堂”系列科普活动走进足球比分振兴区永昌街道振八社区,“丹东科普大讲堂”入库专家、足球比分自然科学学科带头人、足球比分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主任柳金德作《流行性感冒的预防与治疗》专题科普讲座。足球比分科协“晓科抖”抖音号和“足球比分科协”微信视频号同步直播,线上线下参与人次达1600余人次。 讲座内容全面而深入,涵盖了流行性感冒的基本概念、流感与普通感冒之间的关键差异、流感的传播途径、典型症状表现、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等多个方面,为社区居民提供了详尽的流感知识普及。同时特别提醒居民,接种流感疫苗是当前预防流感最经济且最为有效的手段。讲座结束后,柳金德主任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义诊服务,针对每位居民的具体健康状况,给出了专业且个性化的诊疗建议。通过授课专家的讲解,居民们深刻认识到科学预防流感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自我防护的能力与意识,为构建健康社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一步,足球比分科协将按照“丹东科普大讲堂”年度工作计划安排,深化健康教育宣讲,不断探索科普服务新形式,为提升足球比分公众科学素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足球比分科技馆开展“科技助苗行动”举办专题科普讲座 2月8日,足球比分科技馆深入实施“双减”政策中的科学教育加法,特邀第39届辽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得主、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科技创新奖获得者、足球比分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学生张家畅在足球比分科技馆科普放映厅为60余名来馆青少年学生带来一场题为“森林中飞舞的花朵——蝴蝶”的科普讲座。此次活动旨在落实省、市科协关于“科技助苗行动”的相关要求,充分发挥科普场馆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张家畅围绕蝴蝶从破茧而出到自由飞翔的奇妙历程,详细阐述了蝴蝶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并分享了“butterfly”这一英文名称的由来。他通过对比蝴蝶与飞蛾在外形、习性和飞行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帮助学生们准确区分这两种昆虫。此外,张家畅还深入介绍了蝴蝶丰富的种群分布及珍稀品种,强调了蝴蝶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传粉者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保护蝴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深远意义。学生们近距离观赏各类蝴蝶标本,细致观察蝴蝶翅膀的形态、花斑和色彩,深切感受到了蝴蝶的美丽与神奇。 下一步,足球比分科技馆将充分发挥场馆资源优势,弘扬科学家精神,开展沉浸式科普体验,在推动“科技助苗行动”实施中,不断丰富展览教育服务功能,为全面提升足球比分青少年科学素质贡献更大力量。
  • 点亮科技梦想 创新引领未来——第40届大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举办 1月19日,由大连市科协、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团市委、市妇联共同主办的第40届大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评活动在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玉奎,大连市政府副秘书长张晓峰,市纪委监委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组长马明述及各主办、承办单位领导出席开幕式。大连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栾宏革代表主办单位致开幕辞,评审组专家,各区市县科协负责同志、参赛师生代表,科技志愿者代表近300人参加活动。开幕式由大连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唐艳霞主持。 本届大赛以“创新 责任 诚信 合作”为主题,分为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科技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青少年科学幻想绘画四大版块。全市共有学生项目342项,教师30项、科技实践活动34项、青少年科幻画550幅参加大赛,最终评选出159项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作品入围大赛现场终评,作品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9个学科。 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大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水平,大赛期间,大连市科协精心策划了科学家精神宣讲、参观体验等青少年科学实践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所长蹇锡高为中学组参赛选手作《我的科研报国路》科学家精神报告。辽宁省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成员、大连科技学院实验实训中心主任董玮为小学组参赛选手作《创新、创意、创造,科技改变未来》主题报告。此外,参赛选手还参观了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海航馆、校史馆,感受具有76年历史的、辽宁省唯一一所海军航空实验学校的文化底蕴和独有的精神传承。 本次大赛是大连市科协开展“科技助苗行动”、实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以来大连市中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又一次集中展现,有效激发学生科学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种下“未来科学家”的种子。
  • 鞍山市“科技助苗行动”公益科普课堂开课 1月20日,由鞍山市科协、辽宁科技大学共同打造的鞍山市“科技助苗行动”示范性公益科普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鞍山市科技馆智慧教室首次开课,鞍山市铁西区共和街道共和社区20名小学生参加科普课,鞍山市和辽宁科技大学相关领导观摩科普课。 在科普课现场,鞍山市政协主席、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姚国民与辽宁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胡军共同为校地共建的智慧教室揭牌;鞍山市政府副市长柴锋为李维娟教授等六位科技志愿者颁发“鞍山市科学传播专家”聘书。科普课由辽宁科技大学李维娟教授等六位科技志愿者共同打造,备课历时1个月。课程由“前言:钢铁与生活”“铁矿石从何而来”“炼铁和炼钢”“钢的成型及应用”四部分构成。课程采取教师讲授与图片、动画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展现铁矿石的勘探、测绘、采矿、选矿、烧结、炼铁、炼钢、精炼、连铸和轧钢的全过程。学生们在学习工业科技知识的同时,也深刻领略到了“钢都”鞍山的历史背景。 下一步,鞍山市科协将深度推进“科技助苗行动”,有效落实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各项措施,积极探索青少年科学教育有效途径和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助力构建大科学教育工作格局,为建设科技强市、教育强市贡献科协力量。
  • 大连科技学院科普教育校本课程圆满收官 2024年9月至12月,大连科技学院赴大连市旅顺经济开发区伯阳小学持续开展9期科普教育校本课程,累计服务1220人次。活动旨在强化科普教育基地的科普职责,将科普资源与中小学科学课程深度融合,引导青少年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青少年跨学科综合应用水平和创新思维能力,进一步推动基地科普特色建设。 学院科普志愿者团队积极运用探究式、互动式、体验式等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精心策划并成功开展了九期科普教育校本课程。这些课程内容丰富多元,涵盖了四大类、六系列的主题。其中,传统文化类课程推出了“甲骨文创意画”,通过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甲骨文这一古老文字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他们设计出充满创意的甲骨文画作;科技创新类课程则以“小小科学家与生活小科普”为主题,深入剖析生活中科学现象的产生原因,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艺术创新类课程推出了手撕画版《清明上河图》,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折纸及手撕画的技法和发展史,还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此外,素质拓展类课程“走进心灵后花园”专注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潜移默化地传递积极、健康的心理观念和态度。 下一步,大连科技学院将充分发挥高校在科普教育领域的资源优势,持续创新科普教育校本课程的教学方式和内容,不断促进青少年拓展科学视野、探索未知兴趣,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科普教育基地工作新格局。
  • 2024青少年数学创新思维培养论坛在沈阳召开 12月18日,2024青少年数学创新思维培养论坛在东北大学召开,活动作为第十三届全国青少年数学创新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足球比分列为“省级学术交流平台”,已连续三年入选“沈阳市重点学术交流活动”。活动由全国青少年数学创新系列活动组织委员会、辽宁省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研究会、辽宁省数学会共同主办,沈阳市数学会、东北大学理学院、辽宁教育出版社等单位承办,相关领域专家、教师代表等150余人参会。 论坛以“青少年数学创新思维培养”为主线,邀请了沈阳市沈河区朝阳街第一小学沈北分校田莹、于洪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数学教研员刘艺、皇姑区岐山路第一小学张樱春、沈河区育鹏小学孙立春四位教师分别以《等风来,不如追风去》《传播科普文化,点亮数学思维》《以创新之风,扬数学之帆》《探数学奥秘,品科普妙趣》为主题进行交流分享。沈北新区小学数学兼职教研员、虎石台第一小学副校长杨丽娜以《心中有数,眼里有光》为题,对沈北新区首届“心中有数”数学创新应用科普资源创作科普活动的组织工作进行经验交流分享。 论坛上,与会领导、嘉宾为“首届‘心中有数’数学创新应用科普资源创作科普活动”初中获奖教师代表、“第二届青少年数学创新嘉年华活动”入选教师代表颁发了获奖证书,并为报告人及指导专家代表颁发了论坛报告证书及指导证书。 下一步,主办方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携手《中国数学教育》杂志社及其他相关单位,形成强大合力,助推第十三届数创系列活动“2024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与“2025全国科技周重大示范活动”的创建工作,全力支持“科技助苗行动”的广泛开展。
  • 2024年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全民的科学中心”主题科普活动主场活动在辽宁沈阳举办 12月9日至10日,2024年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全民的科学中心”主题科普活动主场活动在辽宁沈阳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指导,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科技馆专业委员会、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辽宁省教育厅共同主办,辽宁省科学技术馆承办。来自全国各省市科技馆、辽宁各市、县(区)40家科技馆代表和中小学校师生共400余人到场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沈阳师范大学带来的节目《礼赞共和国 创造新生活》,融合国粹精华,将科技与文化完美交融;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小学的同学们与航空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集团科技工作者共同呈现的馆校合作剧目《少年科学梦》,带大家感受青少年对科学的热爱与追求;由10个主题活动承办场馆联合呈现的《总有一天》分主题宣讲,体现了各地共织科普网的行动和决心。 本次活动作为2024年现代科技馆联合行动的最后一期,联动全国各地科技馆以及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和学会全方位、多维度展示优质科学教育资源,并开展优秀科学实验和科普短剧项目展演、科学课程进校园等活动。 2024年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自3月份全面启动以来,积极响应国家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战略要求,以现代科技馆体系为纽带,充分发挥科技馆作为重要科普基础设施的阵地作用,以“一馆主承办、多馆共协作”的联动模式,通过加强与学会、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的合作,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拓展活动形式,截至目前共开展10期主题科普活动、6期行业交流研讨、1项行业赛事交流和24期科学教师培训,共计联动全国1539座次科技馆、3625所中小学校、600家科技企业及科研院所,开展各类活动17017场次,线上线下服务公众达7218.98万人次,抖音话题播放量达3.9亿次。
  • 首届数学创新应用科普资源创作展示交流活动举行 9月26日,由全国青少年数学创新系列活动组织委员会主办,辽宁省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研究会、沈阳市科协承办,沈阳市数学会、和平区科协、和平区教育局等单位协办的中国科协2024年社区科协服务试点共建项目首届数学创新应用科普资源创作展示交流活动暨第二届青少年数学创新嘉年华活动启动仪式在和平大街第一小学顺利举行,活动由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数学教研员陈坤老师主持,首届数学创新应用科普资源创作展示交流活动获奖教师代表及相关嘉宾近150人出席活动。 在展示交流中,共有9位教师先后分享了首届“心中有数”数学创新应用科普资源创作活动的获奖作品。刘艺、孙丽敏等八位教师的讲解,内容素材鲜活有趣,突出对思维品质的考察与训练,将数学跟现实生活、数学文化和科学前沿动态有机结合,体现了作品的趣味性、实用性、创新性、综合性。随后,沈阳市数学会副理事长孙湘文为获奖教师们领奖。本次活动共收到小学参赛作品402份,经初审、专家复审、终审三个环节,最终24位教师获特等奖,95位教师获一等奖,82位教师获二等奖。 活动最后,省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省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研究会理事长马乾凯教授强调,希望大家以此次启动仪式为契机,不断带动更多单位、人才和青少年积极参与活动,搭建数学创新科普工作平台、相关学术交流平台、创新人才培养平台,为打造社区品牌科普活动,助力社区科协组织建设和推动未来创新人才培养与科普工作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