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辽宁省老科协开展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 5月30日,在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时,辽宁省老科协以“点亮精神火炬”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以实际行动增强广大老科技工作者的自豪感、获得感、认同感。全省各级老科协组织收看中国老科协老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报告会,沈阳飞机制造集团老科协常务副会长冯子明在大会上作先进事迹报告。大家纷纷表示,要学习冯子明同志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和刻苦钻研的实干精神,时刻铭记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责任使命。 省老科协常务副会长、中国老科协报告团成员金太元到足球比分作“中国银色现代化新挑战——坚持以二十大精神凝聚银发人才磅礴伟力”主题报告。鲜明的主题,深入浅出的讲解,让与会人员深刻领会和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省老科协副会长赵义平与有关专家经过调研,向盘锦市有关部门提交了《关于开发利用辽宁盐碱地设施农业的对策》并得到采纳,编辑3期《银领农情快讯》,受到广大农民欢迎。各市老科协积极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大连市老科协走进兆麟小学校园,开展特色科技体验课程;鞍山市岫岩县老科协向农民分发了120多份农业科技宣传资料;鞍山市台安县老科协携手兰博医院医护人员为社区居民开展科普宣教、健康咨询、用药指导、免费彩超等系列义诊服务;足球比分老科协纺织分会举办线上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点亮精神火炬”主题文艺展演;锦州市古塔区士英街道罗台子村望海亭大枣合作社老科协老专家工作站,帮助有困难的社员修剪果枝、防控虫害;开原市老科协评选出企业银领科技创新项目8个,农业科研创新示范基地19个,以点带面推进老科协科技为民服务。全省各级老科协组织开展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体现了新时代老科技工作者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积极作为的精神风貌,展现了老科技工作者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决心与信心,鼓励老科技工作者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余热、再作贡献。(辽宁省老科协供稿 谢文姝撰稿、提供图片)
  • 第九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辽宁赛区)复赛举办 6月3日,第九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辽宁分赛区)在辽宁省科技馆成功举办。本次大赛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科技馆、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承办,辽宁分赛区由辽宁足球比分、辽宁省教育厅主办,辽宁省科技馆承办。大赛历时4个月,共有1650项创意作品、1471项科普太空车项目报名;经过项目审查,有1119项创意作品项目、1212项科普太空车项目入围初评;经专家评审,最终有179项创意作品和48支科普太空车入围复赛。 本届大赛重点围绕“智慧·安全·环保”三大主题,关注前沿科学技术、公共安全健康等领域的科研应用与普及,考查青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实践的能力。大赛设立创意作品单元——智慧社区命题、科普实验单元——未来太空车命题。 智慧社区命题中,参赛选手大胆创意,发挥奇思妙想,运用前沿科技,将对智慧生活的美好畅想转化为科技创新作品,凸显了从生活的细微之处切入的巧思,涌现出许多具有较强创新性、适用性、可推广性的优秀作品,表达了对“智慧社区”的多样化理解。 未来太空车命题以登月工作车辆为设想,突出任务驱动,将竞赛与科普活动紧密结合,引导学生面向未来,不仅要求学生有创意、动手设计未来太空车模型,同时必须利用部分指定材料,在规定时间内制作出越障能力较强的模型,并能够按照要求爬越不同高度的障碍物,展现了对科学原理的探究,提高了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赛场上,同学们在尝试中及时发现问题,开动脑筋,运用自身的知识经验,对作品反复进行调试和改进,完成了一次次的挑战。 辽宁省科技馆作为分赛区的承办单位,自2月份大赛启动以来,多措并举,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整合科普赛事推广、科技志愿服务、科学家精神宣讲、科普大篷车巡展等多种形式,将优质科普资源下沉到市县级中学和农村偏远地区,为学生们搭建起全方位、立体式的科学课和思政课模式,深度打造高质量青少年科普服务体系,促进青少年科学素质整体提升;同时,积极整合馆内资源,将“未来太空车”命题加入科技馆工作室课程清单,扩大赛事覆盖面。 大赛是以促进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为目的的一项具有教育性、实践性、体验性的科普竞赛活动。未来,省科技馆将紧密结合馆校合作,对竞赛内容、举办形式进行大胆创新和尝试,激发青少年的创新智慧、创新力量,增强其对科学的探索意识,充分发挥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基地作用,激励广大学子在更广阔的科技领域求知、探索。 (省科技馆供稿)
  •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葫芦岛市科技馆自然生态科普馆开馆 5月31日,葫芦岛市科技馆自然生态科普馆正式开馆,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出席开馆仪式。葫芦岛市自然生态科普馆设置在市科协科技馆二楼,总面积300平方米,展厅分为标本展柜和湿地、草原、森林生态系统景观区,从物种和生态系统两方面展现生物的多样性。馆藏昆虫、鸟类、两栖、哺乳动物等标本300余件,涵盖150多个物种,其中有金雕、东北虎、丹顶鹤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展馆标本制作精良,形态生动逼真,结合图片及文字资料向公众普及了自然生态科学知识,展现人类与自然、生物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关系,使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原生态之美,激发了广大市民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自然生态科普馆的创建,是葫芦岛市自然资源局与市科协发挥各自优势,整合科普资源、共享共建的成果结晶,凝聚着葫芦岛市林业科技工作者多年心血与汗水,以此献礼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葫芦岛市科协供稿 金谦撰稿、摄影)  
  •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沈阳市2023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启动 5月23日,沈阳市科协在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举办沈阳市2023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与会领导向第十届沈阳市十大科技英才、第十五届优秀科技工作者和第四届“最美科技工作者”颁发证书,并为沈阳市首批“科技工作者之家”示范单位授牌;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医科大学教授吴安华作为沈阳市十大科技英才代表,向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发出“点亮精神火炬、燃烧创业创新激情”倡议。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期间,全市将围绕弘扬科学家精神,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厚植家国情怀、勇于创新争先,争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广泛开展“党领导下的科学家”、“沈阳院士风采”主题展、“塑造英雄城市 争当科技先锋”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系列活动、“创新设计 助力东北振兴”论坛、“京沈汇”项目路演、“智汇科技城 共创新未来”企业家访谈、科技为民志愿服务、科普专家进校园、“群贤毕至”高水平人才集聚沙龙等活动。 市科协将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为契机,诚挚为科技工作者献祝福、办实事,走访慰问科技工作者,不断增强科技工作者荣誉感、获得感,共同营造尊重人才、崇尚科技的社会氛围。 (沈阳市科协供稿 李真撰稿)
  • 沈阳市科协调研组赴于洪区、苏家屯区、沈北新区科协调研 5月17日-19日,沈阳市科协调研组先后赴于洪区、苏家屯区和沈北新区科协,围绕科协系统深化改革情况开展调研。 调研组详细了解区科协基本情况及近年来工作开展情况,并对街道科协和社区科协、沈阳飞研航空设备有限公司科协、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沈煤总医院企业科协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实地考察走访,与科技工作者代表深入探讨交流,大家围绕科协系统深化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各抒己见,积极建言献策。 调研组表示,基层科协要着眼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坚持“四服务”工作定位,紧扣服务广大科技工作者这条主线,突出问题导向,以钉钉子的精神推动科协工作创新突破,力争“出成绩、出经验、出典型、出模式”。基层科协要着力提升科协组织凝聚力和服务力,坚持科协系统联动协同,充分发挥“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组织优势,密切与驻区企业的联系,创新科技赋能工作,全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集聚智力支持。 调研组还就企业建立科协组织进行政策讲解,同时向参加座谈的科技工作者赠送科普书籍。 (沈阳市科协供稿 冯卓撰稿)
  • 沈阳市科协调研组深入区县、高校科普基地开展调研 5月16日-19日,沈阳市科协调研组先后到法库县、浑南区科协以及沈阳大学自然博物馆、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和沈阳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等单位就科普基地建设开展专题调研。 各单位介绍了科普基地建设与发展、人才培养等情况。调研组对各单位科普工作开展情况以及遇到的痛点难点问题进行了细致了解。调研组强调,科普教育基地是推进科普工作社会化、群众化、经常化的重要阵地,要结合自身特色,创新科普教育形式,深入挖掘科普资源,实现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持续提高科普服务能力,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切实发挥科普示范引领作用。 下一步,市科协将结合调研中摸排到的问题,积极做好沟通协调,加大探索攻坚力度,整合科普基地资源,建立科普基地联盟,推动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 (沈阳市科协供稿 丛培雯撰稿)  
  •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凌源市科协举行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主场活动 今年5月30日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为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在全市营造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根据《辽宁足球比分2023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实施方案》安排部署,凌源市科协联合凌源市工信局在市政府门前开展以“点亮精神火炬”为主题的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紧扣主题悬挂致敬科技工作者条幅,摆放科普展板,设置科普宣传展位,发放《致全市科技工作者的一封信》等宣传材料,向广大社会公众宣传科技安全、食品安全、疾病预防、环境保护等科普知识,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同时进一步提升“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知名度,宣传致敬科技工作者,切实增强科技工作者的自豪感、获得感、认同感。 接下来,凌源市科协作为全市科技工作者之“家”,将不遗余力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强化服务意识,搭建工作平台,为科技工作者交流学习和能力提升创造更好的条件,为凌源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凌源市科协供稿 郑旭撰稿)
  •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专家工程师进校园——鞍山市科协举办“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题科技志愿服务活动 今年5月30日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为弘扬科学家精神,强化全社会科普责任,进一步普及应急科普知识,提高广大青少年安全防范意识,5月23日,鞍山市科协携鞍山市长大医院科技志愿服务队走进经开区达道湾小学中心校,举办专家工程师进校园——“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题科技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中,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宋彧琳向同学们科普脑卒中预防相关知识,倡导大家从自身做起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李红艳带领医护团队围绕儿童群体较为常见的心肺问题、异物堵塞气道等意外情况,向同学们讲解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急救技能,并由医护团队同步进行急救示范,将讲座变成既能学到知识,又充满趣味的“急救知识乐园”。为进一步熟知掌握操作步骤及救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同学们还在医护团队的指导下,进行心肺复苏、量血压等急救医学知识的实践操作。各年组学生代表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进行急救展示,顺利完成了心肺复苏的整个过程。“沉浸式”急救课程使现场的学习氛围积极又热烈。下一步,鞍山市科协将不断创新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形式,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培养孩子们掌握更多医疗科普知识,推动全社会树立健康生活理念,让医疗科普走进千家万户。(鞍山市科协供稿 张钦铭撰稿、摄影)
  • 2023年鞍山市青少年机器人大赛暨第二十届辽宁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选拔赛举办 5月28日,2023年鞍山市青少年机器人大赛暨第二十届辽宁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选拔赛在鞍山科技大市场拉开帷幕。来自全市30余所中小学的70余支队伍、100多名师生并驱争先、追逐梦想,通过机器人综合技能挑战赛、机器人创新挑战赛、RIC普及联赛3项赛事同台竞技,碰撞智慧火花,共同探索科技世界的奥秘。 鞍山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是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的市级赛事,是鞍山市科协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开展的一项将知识积累、技能培养、探究性学习融为一体的普及性科技教育活动。本次大赛由鞍山市科协、鞍山市教育局主办,鞍山市科协事务服务中心(鞍山市科技馆)、鞍山市青少年机器人协会、鞍山科技大市场有限公司承办,辽宁科技大学、鞍山市新闻传媒中心、立山区科协协办,旨在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鼓励更多的青少年在电子、信息、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领域进行学习、探索、研究和实践,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放飞青少年科学梦想、成就儿童科技梦想,推动教育和科技深度融合发展。大赛设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三个组别。比赛现场,一个个凝聚着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机器人令人大开眼界。参赛选手们神情专注、沉着应战,有条不紊地编写程序、调试机器人,指挥机器人精确完成各项任务。队友间相互协作、配合默契,力求最大限度发挥机器人潜力,精彩的操作博得阵阵喝彩。本次比赛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全程比赛在“鞍山云”“科普鞍山”平台现场直播,观看量达14万余人次,点赞量达3万余人次。大赛还特邀裁判韩汝彬在直播间现场介绍比赛情况,为更多的孩子科普机器人知识,在全市范围内掀起机器人科普热潮。市科协将继续积极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为助力鞍山青少年探索科技奥妙、培养创新能力、叩响未来科技之门打造高质量科普服务平台,让鞍山青少年有更多机会实现自己的科学梦想。(鞍山市科协供稿 张钦铭撰稿、摄影)
  • “弘扬科学家精神 助力高水平创新”沈阳院士风采展举办 5月23日,沈阳市科技局、沈阳市科协在沈阳科学宫(沈阳市科普宣传中心)举办“弘扬科学家精神 助力高水平创新”沈阳院士风采展。驻沈高校院所、科技企业以及机关事业单位120余人参加活动。 弘扬科学家精神图片展以在沈两院院士为主体,集中宣传展示院士矢志报国的崇高理想、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严谨求实的治学风范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图片撷取了叶恒强、李依依、封锡盛、王天然等24位两院院士的科学成就、科学家精神和风采照片,图文并茂地展现了他们非凡成就和精彩人生经历,生动展示了他们用奉献诠释初心、以执着践行使命,攻坚克难、勇攀科学高峰的风采。 沈阳市“最美工程师”、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特级技术专家唐臣升深有感触地说,两院院士不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也是我国科学精神和科研道德的典范。通过近距离参观学习,可以深刻感受到他们深厚的学术造诣、炽热的家国情怀、卓越的成就和贡献,不愧为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 (沈阳市科协供稿)